屍圖的意思、屍圖的詳細解釋
屍圖的解釋
檢驗屍體受傷部位的報告書。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檢驗》:“誠恐原州縣檢驗不确,草率申報,仵作暗買屍圖。”
詞語分解
- 屍的解釋 屍 ī 死人的身體:屍體。屍骸。僵屍。借屍還魂。 〔屍位〕空占着職位而不做事,如“屍屍素餐,“屍屍誤國”。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 圖的解釋 圖 (圖) ú 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圖案。圖譜。圖鑒。 指地圖:《亞洲略圖》。圖窮匕見。 畫:畫影圖形。 計謀,計劃:宏圖(亦作“弘圖”、“鴻圖”)。良圖。 謀取,希望得到:圖謀。圖利。企圖。
網絡擴展解釋
“屍圖”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法律術語
指古代檢驗屍體受傷部位的官方報告書,主要用于司法記錄。例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檢驗》中提到“仵作暗買屍圖”,說明其作為驗屍文書的用途。
二、引申含義
- 成語用法
部分資料(如、2)提到“屍圖”可形容人極度瘦弱憔悴的狀态,例如:“他病後瘦得像個屍圖”。這一用法可能源于古代對瘦弱形象的比喻,但權威性存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構成解析
- “屍”:指屍體或古代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參考)。
- “圖”:指圖像、記錄或謀劃(參考)。
四、注意事項
- 作為法律術語,“屍圖”多見于清代文獻,現代已不常用。
- 引申的比喻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福惠全書》等古籍或權威曆史法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屍圖:詞義
《屍圖》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描繪屍體或者屍骸的圖畫、畫像。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古代繪畫作品或者史書中對屍體的表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屍圖》的拆分部首是“屍”字旁,它表示屍體的意思。而《屍圖》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屍圖》一詞的源自是古代的文獻和藝術作品。在古代,人們常常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或者紀念英烈,繪制屍體的圖畫或者雕塑。這些屍體的描繪非常細緻,以傳達人們對逝者的敬意。
在繁體字中,《屍圖》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屍(shī):古代漢字寫作“屍”的部分與現代寫法一緻。
圖(tú):古代漢字寫作“圖”,在形狀上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
例句
他在博物館裡看到了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屍圖》。
這本史書詳細描繪了戰争中的各種《屍圖》。
相關詞彙
組詞:屍體、屍骸、圖畫、畫像、描繪、史書
近義詞:屍形、屍影、屍像、屍臭、屍塊
反義詞:生圖、活像、活形、生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