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時間雖短,但卻感到過得很長。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七:“自發 義烏 信,引領西跂,視日如年,今兩月矣。”
“視日如年”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形容時間雖短,但主觀感受上卻覺得非常漫長,常用于表達等待或焦慮時對時間的感知。例如在期待某事或處于煎熬狀态時,一天仿佛像一年般難熬。
2. 出處與結構
3. 用法與近義詞
4. 擴展說明
該成語通過誇張手法,生動刻畫了心理時間與物理時間的差異,常見于文學作品中,用以增強情感表達。
《視日如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時間過得非常慢,仿佛一天就像一年那樣漫長。
《視日如年》的拆分部首是“目”和“日”,其中“目”是四畫部首,也是四畫字;“日”是四畫部首,也是四畫字。
《視日如年》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文獻中,出自《梁書·庾長文傳》。文中描述了梁代名将庾信在與北魏作戰時,被困于河洛之地。他們在等待援軍的時候,心情焦慮,每一天都過得非常緩慢,仿佛一天就像一年。後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時間過得非常慢。
《視日如年》的繁體字是「視日如年」。
在古代,「視日如年」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寫作「視日如年」。
1. 考試前的等待對于學生來說,總是視日如年。
2. 在等待工作通知的過程中,每一天都仿佛視日如年。
1. 持久視日如年
2. 阻滞視日如年
3. 拘留視日如年
1. 待日如年
2. 等日如年
1. 視日如秒
2. 視年如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