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房舍。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積薪》:“ 積薪 虔謝而别。行數十步再詣,則已失向之室閭矣。”
(2).猶鄉裡。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 閩 之餘盜,或數十百為伍者,往往蟻聚於山谷,桀黠能動衆為魁首者,又以十數,相望於州縣, 閩 之室閭莫能寧。”
“室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ì lǘ,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室”指房屋,“闾”指裡巷的門戶,字面意義為“家庭的門戶”。它常被引申為家庭的門庭狀況或門第高低,用于形容家族的社會地位或經濟條件。
房舍
指具體的房屋建築,常見于古代文獻。
例句:唐代薛用弱《集異記·王積薪》中提到:“行數十步再詣,則已失向之室闾矣”,描述房舍突然消失的場景。
鄉裡
代指家鄉或聚居的村落,強調地域或群體歸屬。
例句:宋代曾鞏《福州上執政書》中寫道:“閩之室闾莫能寧”,指當地鄉裡因盜賊侵擾不得安甯。
通過不同文獻的引證,可看出“室闾”兼具空間(房舍)與社會(鄉裡)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室闾(shì lú)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宅門、家門。
室闾的部首是宀,拆分後宀是室的意思,闾拆分後有木和門兩個部分,木是門的意思,門在室的上面,因此可以得出宅門、家門的含義。
室闾的總筆畫為10,室有5畫,闾有5畫。
室闾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衛風·室思奮之》這首詩中。繁體字形為室閭。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室闾的字形有所不同。最早的版本是以象形字形式表現的,後來經過演變和書法家的創作,出現了不少變化。
1. 他輕輕推開室闾,走出了家門。
2. 家中的室闾精心裝飾,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室闾組詞舉例:室内、室内設計、室内裝飾、室外、室外活動。
室闾的近義詞有門戶、大門、庭院。
室闾的反義詞有室外、門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