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台的意思、蠶台的詳細解釋
蠶台的解釋
養蠶器具。用以安放團匾養蠶。 茅盾 《春蠶》二:“ 老通寶 掮着一架蠶台,從屋子裡出來。這三棱形家夥的木梗子有幾條給白螞蟻蛀過了,怕的不牢,須得修補一下。”原注:“蠶台是三棱式可以折起來的木架子,像三張梯連在一處的家夥;中分七八格,每格可放一團匾。”
詞語分解
- 蠶的解釋 蠶 (蠶) á 昆蟲,有“家蠶”和“柞(?)蠶”,通常指“家蠶”,吃桑葉,吐絲做繭。絲可織綢緞。“柞蠶”吃柞樹葉,絲可織繭綢:蠶絲。蠶繭。蠶食。蠶寶寶(蠶的愛稱)。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台的解釋 台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á 高平的建築物:亭台樓閣。 像台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燈台。 敬辭,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台鑒。台甫。 量詞:一台戲。 台灣省的簡稱:台胞。台币。 桌
網絡擴展解釋
“蠶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蠶台(拼音:cán tái)指一種養蠶器具,主要用于安放團匾(圓形竹編養蠶工具)進行蠶的養殖。其結構為三棱式可折疊木架,形似三張梯子相連,中間分為七八格,每格可放置一個團匾。
詳細說明
-
結構與功能
蠶台是傳統養蠶的重要工具,采用木質三棱設計,便于折疊收納。框架分格明确,每層可固定團匾,确保蠶在生長過程中有穩定、通風的環境。
-
文學記載
茅盾在小說《春蠶》中曾描述:“老通寶掮着一架蠶台,從屋子裡出來。”并注解其具體形态,說明該工具在江南農村養蠶活動中的實際應用。
-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蠶農養殖過程中,尤其在蠶的結繭階段,需通過分層管理提高效率。現代養蠶技術雖已改進,但傳統蠶台仍具研究價值。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比喻辛勤勞動”,但根據權威詞典(如漢典)及文學作品考證,該詞并無此引申義,僅為具體器具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蠶台,字義及來源:
蠶台是指用于養蠶的平台或盛放蠶繭的容器。蠶台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農耕文化,用于描述養蠶所使用的特定場所。
部首和筆畫:
蠶台的部首是蟲,它屬于“蟲”字旁。蠶台共有10個筆畫。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蠶台的寫法依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蠶台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漢字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們利用蠶台養蠶,生産豐富的蠶繭。
2. 過去,在農村,許多人家都有自己的蠶台。
組詞:
蠶台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蠶台紙(用于包裝蠶繭的紙張)、蠶台工人(從事養蠶工作的人)等。
近義詞:
與蠶台意義相近的詞有:蠶房、蠶室,它們都指用于養蠶的地方或容器。
反義詞:
蠶台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與不養蠶的地方相對應,例如:家庭花園、田野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