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任官吏。《漢書·高帝紀上》:“及壯,試吏,為 泗上 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 顔師古 注引 應劭 曰:“試用補吏。” 宋 劉敞 《得隱直書并聞将之洛陽》詩:“上書報聞罷,試吏何繾綣。” 徐一士 《一士類稿·談吳士鑒》:“ 藝甫 則試吏 汴 中,湛冥廿載。”
“試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試吏”指通過試用或考核後出任官吏。該詞由“試”(嘗試、考核)和“吏”(低級官吏)組成,強調通過選拔程式擔任官職的過程。
現代語境中,“試吏”多用于曆史或文學研究,描述古代官員選拔制度。例如徐一士在《一士類稿》中提到“試吏汴中”,指某人在開封通過試吏任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或宋代詩詞相關研究。
《試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選拔、考察官吏。在古代,吏即官吏的意思。
《試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即“言部”和“土部”,擁有13個筆畫。
《試吏》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描述了古代選拔官員的過程。
《試吏》的繁體字為「試吏」。
在古代,「試」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吏」的寫法也可能存在一些變體,尤其是在不同朝代和地區。
他通過《試吏》考試,順利成為一名官員。
組詞:試官、試才、吏治、吏部。
近義詞:選拔、考選、選拔、考核。
反義詞:去吏、罷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