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濕漉漉的意思、濕漉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濕漉漉的解釋

[wet] 潮濕的樣子。也作“濕渌渌”

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七根火柴》

詳細解釋

潮濕貌。《水浒傳》第五四回:“﹝ 李逵 ﹞又去這邊摸時,底下濕漉漉的,沒下腳處。”《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那條褲子濕漉漉的,塌在身上,叫人怎麼受呢!” 曹禺 《雷雨》第四幕:“ 蘩漪 由中門不做聲地走進來,雨衣上的水還在往下滴,顔色慘白,鬓發濕漉漉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濕漉漉"是一個常見的漢語形容詞(狀态詞),用于描述物體或環境含有較多水分、明顯潮濕的狀态,常帶有水珠滴落或浸潤的視覺或觸覺聯想。

一、核心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指物體表面或内部飽含水分,呈現出明顯潮濕、水潤的狀态,常伴隨水珠、水汽或黏膩感。例如:"雨後的小路濕漉漉的"(形容路面被雨水浸透)。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引申義:可隱喻情緒(如流淚後"眼眶濕漉漉")或氛圍(如"濕漉漉的雨季"),強調濕潤帶來的具體感官印象或心理感受。

    來源:《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二、典型用法特征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對比

四、文學語境中的經典用例

"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隻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腳下踏的,全是濕漉漉的爛泥。"

——魯迅《藥》,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解析:通過"濕漉漉的爛泥"強化環境壓抑感,映射人物心境。

"柳枝上挂着水珠,草葉上頂着水珠,到處都濕漉漉的。"

——老舍《駱駝祥子》,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解析:疊用意象突出雨後自然場景的鮮活質感。

網絡擴展解釋

“濕漉漉”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來描述物體或表面被水或其他液體浸濕的狀态,且帶有明顯的濕潤感,甚至可能有水珠附着或滴落。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詞義


2. 應用場景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語法功能


5. 使用注意


如果需要結合具體例句或方言用法進一步分析,可以提供更多語境哦!

别人正在浏覽...

隌闇搬莊布景不相下城陵山陳閱錯遻膽管道砟鬥級杜甫溪杜權奉公如法蜂擁而至搞笑官聯絓數鴻熙黃燦燦皇堂黃制灰焚互讦駕海揭示解債競短争長經籍機險樂昌破鏡離恨天陵殿淩錐呂仙翁馬坎膩顔帢弄盌注剖腹産凄涼犯七彎八拐企喻人後冗龊镕煉生鹽審釋攝氏度收單守喜婆頌磬素璧肅整貪鸷韬筆推搡枉勞往渚還汀萬世一時五常詳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