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局的艱難困苦。 南朝 宋 顔延之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畢力幹時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毗倚愈專,時艱愈棘。” 林學衡 《贈汪笠雲》詩:“時艱無補難為用,年少能狂亦可哀。”
“時艱”是一個書面色彩較濃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時艱”多用于正式或文學場景,側重表達對整體性困境的關切,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時艱》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描述了困難或挑戰的時代。它代表了在社會、政治或經濟方面出現的不穩定或危險的時期。
《時艱》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日部和田部。日部表示了“陽光”、“時間”、“日子”,田部表示了“田地”、“農業”。它的總筆畫數為10個。
《時艱》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傳》中,它在古代文獻中被廣泛使用,描述了曆史上的困難時刻和危機時期。
《時艱》在繁體中寫作「時艱」。
在古代,漢字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根據《康熙字典》,《時艱》的古時寫法為「時艱」,它在構造和形狀上與現代漢字有一些差異。
1. 在這樣的時艱中,我們必須團結一緻,共同應對挑戰。
2. 他們經曆了許多時艱,但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
1. 時代艱難
2. 艱難困苦
3. 艱難險阻
4. 艱難求生
5. 時世動蕩
1. 困境
2. 危機
3. 困難
4. 艱巨
5. 不易
1. 安穩
2. 繁榮
3. 和平
4. 容易
5. 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