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irk responsibility] 指耍滑頭、施展詭計逃避責任
故意推卸責任
推脫;不肯承擔。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讷親》:“ 訥親 以經畧重臣,軍中調度,皆聽指揮,功過無可旁貸,豈容一切推卸在 張廣泗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三章:“ 劉二柱 知他推卸罪責,走前去卡住他的脖子。”
“推卸”是一個漢語動詞,指将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義務、過錯等轉移給他人,帶有明顯的消極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通過語言或行為,逃避自身應負的責任。例如:
多用于批評性語境:
使用“推卸”時,需明确責任主體和轉移對象,通常暗含對逃避行為的否定态度。例如:“推卸責任隻會降低信任度,主動承擔才是解決之道。”
推卸是一個常見的動詞,意思是将責任、義務、過錯等轉嫁給他人或其他事物,以逃避承擔責任。拆分部首為手和支,筆畫數為十一。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語,是由手的意思和支的音義結合組成的。
《推卸》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書寫為「推卸」。
在古代漢字中,「推卸」這個詞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有時會将「推」寫作「揗」,将「卸」寫作「儸」。
1. 他總是推卸責任,從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錯誤。
2. 領導明确指出,不允許任何人推卸工作責任。
1. 推诿:表示推卸責任,逃避承擔。
2. 推卸責任:表示将責任轉嫁給他人,不願意承擔責任。
3. 推托:表示借口推卸,拒絕接受。
1. 推脫:表示推卸責任,回避承擔。
2. 推責:表示将責任歸咎于他人。
1. 承擔:表示主動接受責任,勇于承擔。
2. 接納:表示主動接受他人的責任、過錯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