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馀音。 晉 陸機 《招隱》詩:“哀音附靈波,頽響赴曾曲。” 晉 陸雲 《登台賦》:“頽響逝而迕物兮,傾冠舉而淩霄。”一本作“ 頽嚮 ”。
穨響:猶馀響。 南朝 宋 何承天 《朱路篇》:“逸韻騰天路,穨響結城阿。”
“頹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細微差異,綜合各來源的解釋如下:
詞源構成
“頹”意為衰落、衰退,“響”指聲音,組合後既表示聲音的衰微(如“哀音附靈波,頹響赴曾曲”——陸機《招隱》),也可引申為餘音缭繞(如“逸韻騰天路,頹響結城阿”——何承天《朱路篇》)。
應用場景
不同詞典對“頹響”的釋義側重點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在描述音樂時可能偏向“衰弱”,而描寫環境時更接近“餘音”。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陸機、陸雲的原作。
頹響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衰敗或落寞的聲音。它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聲音給人帶來的不振或頹廢的感覺。下面是對頹響進行的相關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
頹響包含了部首“頁”和“讠”,總共有10個筆畫。
頹響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頹”是指衰敗、頹廢的意思,而“響”則是聲音的意思。頹響一詞的繁體寫法是「頹響」。
在古代,頹響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頹響的寫法是「頽響」。
組詞:頹廢、頹敗、頹喪。
近義詞:凄涼、蕭條、沮喪。
反義詞:歡快、愉悅、喜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