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雜記》卷五:“ 公孫弘 以 元光 五年為國士所推,上為賢良。國人 鄒長倩 以其家貧,少自資緻,乃解衣裳以衣之,釋所著冠履以與之,又贈以芻一束、素絲一襚、撲滿一枚,書題遺之曰:‘……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類士之立功勳,效名節,亦復如之,勿以小善不足脩而不為也。’”後以“長倩贈芻”為勉勵他人從小善做起之典。 唐 鄭孺華 《賦得生刍一束》:“ 孫弘 期射策, 長倩 贈生芻。”
“長倩贈刍”是一個源自漢代典故的成語,其含義與勉勵他人從小善做起、積少成多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出自《西京雜記》卷五,記載了漢代公孫弘的故事。公孫弘因家貧而被推舉為賢良時,同鄉鄒長倩不僅贈予他衣物,還送了一束草料(刍)、一襚素絲和一枚撲滿(儲錢罐),并附贈言:“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類士之立功勳,效名節,亦複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為也。”
鄒長倩以此比喻積累的重要性,鼓勵公孫弘從點滴善行做起,逐步成就大業。
鄒長倩的贈言中引用了《詩經·小雅·白駒》的“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原句表達對品德高潔之人的贊美。結合典故,成語進一步将“草料”象征為起點,以“玉”比喻最終成就的品格或功業。
“長倩贈刍”以具體物象傳遞哲理,核心在于“勿以善小而不為”。其典故融合了漢代賢士的勵志故事與《詩經》的文化意象,成為中華文化中倡導漸進積累的經典表達。
《長倩贈刍》是一首詩歌的名稱,意思是長倩送給刍草。它描述了長倩對刍草的情感表達。
《長倩贈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長”、“倩”和“刍”,其中“長”的部首是“長”,有8畫;“倩”的部首是“人”,有10畫;“刍”的部首是“刀”,有4畫。
《長倩贈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詩歌,作者不詳。它可能是在古代詩人創作的時候,用來表達對刍草的感慨和珍惜之情。
《長倩贈蒭》是《長倩贈刍》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可以得知《長倩贈刍》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是類似于“長倩贈蒭”的樣子。
《長倩贈刍》的具體内容不詳,因此無法給出例句。
與《長倩贈刍》相關的組詞有:長倩、贈刍。
與《長倩贈刍》近義的詞語有:長情贈草、傾情饋賜草原。
與《長倩贈刍》反義的詞語有:短倩離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