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鋒郎的意思、退鋒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鋒郎的解釋

秃筆的拟人戲稱。 宋 陶穀 《清異錄·退鋒郎》:“ 趙光逢 薄遊 襄 漢 ,濯足溪上,見一方甎類碑,上題字雲:‘秃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甎後積土如盎,微有苔蘚,蓋好事者瘞筆所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三:“揮手 唐 朝八司馬,頭銜老署退鋒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退鋒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含義
    該詞是“秃筆”的拟人化戲稱,指因長期使用而筆鋒磨損的毛筆。其字面拆解為:“退”指筆鋒褪去,“鋒”指筆尖鋒芒,“郎”則以拟人方式賦予其人格化色彩。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宋代陶穀《清異錄·退鋒郎》的記載:趙光逢在溪邊發現一塊磚碑,刻有“秃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等字,推測是古人埋葬舊筆之處。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中“頭銜老署退鋒郎”也引用了此典故,暗喻自己如舊筆般曆經滄桑。

  3.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tuì fēng láng,注音符號為ㄊㄨㄟˋ ㄈㄥ ㄌㄤˊ,由半包圍結構的“退”與左右結構的“鋒”“郎”組合而成。

該詞通過拟人手法,以退役戰士般的形象隱喻磨損的毛筆,常見于古代文人筆記與詩詞中,兼具文學意趣和器物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鋒郎》的意思

《退鋒郎》這個詞是指某個人或團體在某一方面的領導地位被取代或被趕下台。通常用來描述某個軍隊、組織、潛力、才華或行業中的領導者,由于某種原因失去了權力或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退鋒郎》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辶(辵)部、金部和阝部。其中,辶(辵)表示行走,金表示金屬,阝表示部首“邑”的變形。

根據《康熙字典》,《退鋒郎》的總筆畫數為15。

來源和繁體

《退鋒郎》這個詞來源于《晉書·謝安傳》中的一則故事。謝安是晉朝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鋒郎”。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謝安最終失去了官職和權力,被人稱之為“退鋒郎”。

繁體字中,「退鋒郎」是對應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退鋒郎」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字的發展和變化,有些字形可能與現代不太一樣。例如,「退」可能會寫成「退讓」,「鋒」可能會寫成「鋒」,「郎」可能會寫成「郞」。

例句

1. 在這次選舉中,他不敵對手,成為了退鋒郎。

2. 這個公司的老闆因為犯了嚴重錯誤,最終成了退鋒郎。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退位、退職、退休、退隱

近義詞:下台、辭職、下課、下台階

反義詞:登峰造極、登峰造頂、當道、當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