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鋒郎的意思、退鋒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鋒郎的解釋

秃筆的拟人戲稱。 宋 陶穀 《清異錄·退鋒郎》:“ 趙光逢 薄遊 襄 漢 ,濯足溪上,見一方甎類碑,上題字雲:‘秃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甎後積土如盎,微有苔蘚,蓋好事者瘞筆所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三:“揮手 唐 朝八司馬,頭銜老署退鋒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退鋒郎是漢語中對廢舊毛筆的拟人化雅稱,屬古代文人賦予文房用具的戲谑性代稱,常見于詩詞筆記。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字源


二、文化内涵與使用語境

  1. 文人雅趣的體現

    古代文人常為文房器具起雅號,如毛筆稱“管城子”“中書君”,墨稱“松煙侯”,硯稱“石虛中”。

    “退鋒郎”延續此傳統,以拟人手法表達對工具的珍視,反映“物皆有靈”的文人情懷 。

  2. 自嘲與達觀心态

    詩人以“退鋒郎”自喻,暗指年老才盡或仕途失意。

    如宋代劉克莊詩:“秃翁未敢佚餘齡,洗竹澆蘭立課程。辛苦謀身無甕算,殷勤娛耳有瓶笙。爐寒燒葉回春意,燭盡啼宵欠退鋒郎。”以筆秃喻己衰,卻顯豁達。


三、典籍記載與權威參考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延伸

今人偶用此詞喻指:


權威參考文獻:

  1. 陶谷《清異錄·文用》(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劉克莊《後村集·卷三十七》(《四庫全書》本)
  3. 張英《淵鑒類函·卷二百五》(清康熙内府刻本)
  4. 許慎《說文解字注》(“鋒”“郎”字義溯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退鋒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含義
    該詞是“秃筆”的拟人化戲稱,指因長期使用而筆鋒磨損的毛筆。其字面拆解為:“退”指筆鋒褪去,“鋒”指筆尖鋒芒,“郎”則以拟人方式賦予其人格化色彩。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宋代陶穀《清異錄·退鋒郎》的記載:趙光逢在溪邊發現一塊磚碑,刻有“秃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等字,推測是古人埋葬舊筆之處。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中“頭銜老署退鋒郎”也引用了此典故,暗喻自己如舊筆般曆經滄桑。

  3.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tuì fēng láng,注音符號為ㄊㄨㄟˋ ㄈㄥ ㄌㄤˊ,由半包圍結構的“退”與左右結構的“鋒”“郎”組合而成。

該詞通過拟人手法,以退役戰士般的形象隱喻磨損的毛筆,常見于古代文人筆記與詩詞中,兼具文學意趣和器物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霸府白蜜彪被表裡相符彼等逼帳布颿不小可裁造院虿介怅惜楮火楚絃存神呆呆呆玳檢瞪眼咋舌電大電激都把勢費嘴皮子封疆畫界古拙寒雰瀚漫亨路環水魂飛魄散甲紮哜嘈擊菒井闬靓飾窘困繼娶九芒酒幟幾先連榱兩分法流循駱驿茫惚秘檢破璧毀珪七方十齊勤德秦書八體日常詩頴霜毳所緣天田童羁僮客亡羊路憲曹顯録小婢希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