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vyness in the head] 病症名。指頭部自覺重墜或如被捆裹的感覺
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後不協調,不勻稱;失去平衡。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起句施之小詩,未免有頭重之病。”參見“ 頭重腳輕 ”。
“頭重”是中醫學中的常見症狀,指頭部自覺沉重、如被布帶裹纏的異常感覺,常伴隨頭暈、頭痛等表現。以下從定義、病因及分類等方面詳細解釋:
頭重主要表現為頭部沉重、難以擡舉,或感覺“頭如布裹”,嚴重時可能被迫低頭。中醫經典《靈樞·終始》最早記載“病生于頭者,頭重”,強調其與濕邪、痰濁等病理因素相關。
外感濕邪(風濕犯頭)
症狀:頭沉而痛、陰雨天加重,伴鼻塞惡風、身重困倦、胸悶納呆,舌苔薄膩,脈浮緩或濡。
病因:濕邪侵襲頭部經絡,阻礙氣血運行。
濕痰内阻
症狀:頭重眩暈、無表證,伴惡心、胸脘痞悶、四肢困倦,舌苔厚膩。
病因:痰濕壅阻清竅,常見于脾虛濕盛體質。
氣血虛弱或實熱證
氣血虛者頭重伴乏力、面色蒼白;陽明實熱者頭重伴面紅、口渴、便秘等火熱症狀。
現代醫學認為,頭重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需結合伴隨症狀鑒别病因: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方劑或檢查方法,可參考中醫典籍或咨詢專業醫師。
《頭重》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頭部或大腦感到沉重、不適或有壓力的狀态。
《頭重》這個詞的部首是“自”。它的筆畫數目是7畫。
《頭重》的來源是由“頭”和“重”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頭”是指人體的上部,包含大腦和感覺器官;“重”則表示沉重、不輕松的狀态。
《頭重》在繁體字中寫作「頭重」。
古人把《頭重》寫作「頭重」,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在字形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1. 最近工作壓力大,導緻我經常感到頭重腳輕。
2.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導緻眼睛疲勞和頭重的感覺。
3. 考試前一天晚上熬夜複習,導緻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感到頭重腳輕。
1. 頭痛:頭部感到疼痛的狀态。
2. 頭暈:頭部感覺暈眩或不穩定。
3. 頭昏:頭腦感到迷糊、不清晰。
1. 頭昏眼花:指眼睛也感到不舒服,與頭重的感覺相似。
2. 頭漲:指頭部充血或血液循環不暢時的不適感。
平衡:指身體的各個部分感到均衡、輕松、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