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且僥幸。《管子·權修》:“有無積而徒食者,則6*民偷幸。”《韓非子·難二》:“夫賞無功,則6*民偷幸而望於上,不誅過,則6*民不懲而易為非,此亂之本也,安可以雪恥哉!”
媮幸:僥幸。《三國志·蜀志·郤正傳》:“赫赫龍章,鑠鑠車服,媮幸苟得,如反如仄。”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偷幸漢語 快速查詢。
“偷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ōu xìng,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理解:
“偷幸”的核心含義是“苟且僥幸”,多含貶義,強調因不務實而寄望于運氣。部分語境下可引申為“暗自慶幸”,但需注意其負面色彩。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管子》《韓非子》)及(現代用法)。
偷幸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由“偷”和“幸”兩個字組成。
“偷”的部首是人字旁,總筆畫數為11,屬于一般的常用字。
“幸”的部首是幹字旁,總筆畫數為8,也屬于一般的常用字。
“偷幸”一詞最早源于宋朝的《景定秘帖》,意思是私下祈求幸福。後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指秘密或私下追求好運。
“偷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偸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寫作“偷幸”的漢字為「媮婞」。
1. 他偷偷地把禮物放到媽媽的包裡,希望能給她帶來幸福。
2. 這個小偷每天晚上都會偷一些幸運物品。
3. 不要偷幸,隻有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1. 偷竊:指盜竊、偷盜。
2. 幸福:指心靈上的滿足和快樂。
3. 偷偷摸摸:形容行動時暗中進行,不敢公開。
1. 竊喜:指私自高興、暗自慶幸。
2. 借幸:指通過偷取幸運物品來獲取好運。
1. 光明正大:指正大光明,公開示人。
2. 失幸:指喪失了幸運,不幸遭遇。
3. 賺幸:指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幸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