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執持。 金 元好問 《愚軒為趙宣之賦》詩:“心生心化誰摶控,舉世倀倀皆大夢。” 明 徐渭 《注<參同契>序》:“援筆於既悟之後則可,牽文於未悟之先則不可。不然,摶控糟粕,希不見誚斵輪矣。”
“抟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抟控”由“抟”(tuán,意為掌握、聚合)和“控”(kòng,意為控制、支配)組成,核心含義為“掌握并控制事物的運行與發展”。既可指對具體事物的操控,也可引申為對抽象事務的管理能力。
字面意義
指通過雙手聚合與約束物體,如《愚軒為趙宣之賦》中“心生心化誰抟控”,強調對事物形态或規律的主宰能力。
抽象引申
用于形容對事務的全局性把控,如明代徐渭《注<參同契>序》提到“抟控糟粕”,批評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缺乏實質理解的膚淺行為。
現代應用
可指組織或個人的高效管理能力,例如“團隊對項目的抟控能力決定了執行效率”。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學術或文學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用例,可參考元好問《愚軒為趙宣之賦》等原始文獻。
抟控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和特征。
抟控的意思是指通過某種手段或方法來控制、操縱或支配事物或人的行為。它主要用于描述具有強大力量或權力的人或組織對其他人或事物進行控制。
抟控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扌),右邊是丞部(丿)。它總共包含10個筆畫。
抟控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它的字形和意義都與掌控、支配有關。
抟控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是抟控,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抟控的寫法沒有明顯變化,仍然由扌和丞兩個部首構成,字形保持一緻。
1. 那個政治家通過媒體抟控了整個國家的輿論。
2. 這個犯罪集團抟控了當地的地下賭博行業。
3. 他用自己的財富抟控了該市的主要産業。
組詞:控制、操縱、支配、統治等。
近義詞:掌控、操縱、支配、統治等。
反義詞:服從、被控制、受控制、無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