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罐。 宋 陸遊 《書幸》詩:“土盎常餘菜,山庖不絶煙。” 明 陸容 《寄亨父》詩:“瓠壺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
關于“土盎”的詳細解釋如下:
“土盎”指瓦罐,本義為一種用陶土燒制的容器,常用于盛放食物或液體。其名稱由形容詞“土”(指材質樸素)和名詞“盎”(古代容器名)組合而成。
該詞在古詩文中多次出現,例如: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結構分析及文學用例。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5、7的原始出處。
《土盎》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泥土的瓶子”。在古代,土盎用來指代盛放食物或飲料的容器。
《土盎》的部首是“土”,它表示與土地、泥土相關的含義。它共有9個筆畫,其中第一畫是“一”字,第二畫是“十”字,第三畫是“丨”字,第四畫是“一”字,第五畫是“一”字,第六畫是“一”字,第七畫是“一”字,第八畫是“一”字,第九畫是“一”字。
《土盎》一詞源自古代的文獻《周禮·天官冢宰氏》。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土盎」。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土盎》的‘土’字在金文中寫作“⿰土幾”,在隸書中寫作“⿱土幾”,而‘盎’字在金文中寫作“⿱皿宀”,在隸書中寫作“⿰皿宀”。
1. 他從土盎裡倒出一碗熱騰騰的稀飯。
2. 這個土盎裝滿了清甜的泉水。
3. 他将土盎交給了女仆,讓她把水倒進壺中。
組詞:土盤、土罐、土瓶。
近義詞:陶瓶、陶罐、陶盤。
反義詞:金盎、玉盎、銀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