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頭回的意思、頭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頭回的解釋

(1). 宋 代演戲時稱第一個節目。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般雜劇:杖頭傀儡 任小三 ,每日五更頭回小雜劇,差晚看不及矣。”

(2).亦作“ 頭迴 ”。指話本小說的入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這回書單説一個官人,隻因酒後一時戲笑之言,遂至殺身破家,陷了幾條性命。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迴’。”《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説話的,你因甚的,頭回説這‘八難龍笛詞’?” 許政揚 注:“説話(書)的引首。也叫得勝頭回。”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二篇:“此種引首,與講史之先叙天地開闢者略異,大抵詩詞之外,亦用故實,或取相類,或取不同,而多為時事。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類者較有淺深,忽而相牽,轉入本事……凡其上半,謂之‘得勝頭回’,頭回猶雲前回,聽説話者多軍民,故冠以吉語曰得勝。”參見“ 得勝頭迴 ”。

(3).上次;前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我頭回給你看的那把團扇,把題花卉的詩題在美人上,不就是這個人畫的麼?”

(4).第一次;首次。如:這是我頭回來 上海 。


見“ 頭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頭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文學與戲曲中的用法

  1. 話本小說的“入話”
    宋元時期說書人在正故事開始前,會先講一段小故事或詩詞,稱為“頭回”(也稱“得勝頭回”或“笑耍頭回”),用于引出正文或活躍氣氛。例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中提到“權做個‘得勝頭迴’”(、)。

  2. 宋代戲曲術語
    指雜劇表演中的第一個節目,如《東京夢華錄》記載“每日五更頭回小雜劇”(、)。


二、方言用法(四川地區)

  1. 表示“上次、前次”
    如:“頭回來的時候火鍋更好吃”(、)。
    該用法源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二回,描述過去的事件。

  2. 指“第一次、首次”
    例如:“這事我頭回就說過”(、)。


三、其他用法

部分文獻中,“頭回”也用于描述首次嘗試或經曆某事的場景,屬于口語化表達()。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古代多用于文學戲曲,現代方言中則強調時間順序或初次經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頭回

《頭回》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第一次”、“第一回”、“初次”等意思。下面将對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詳細闡述。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頭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頁”和“人”,其總共包含5個筆畫。

2. 來源:

《頭回》是一個古老的詞語,源于中國漢字的形成和使用。它在古代語境中用于表示“第一次”、“第一回”等意義。在現代漢語中,該詞仍然常用。

3. 繁體:

《頭回》的繁體寫法為「頭回」。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中,每個字都有着不同的寫法。相對于現代漢字的标準化寫法,古代漢字的寫法較為多樣。《頭回》的古代寫法可見于古籍和碑刻等文物。

5. 例句:

他第一次去旅行的時候,很興奮,記得很清楚,那是他的《頭回》。

6. 組詞:

除了單獨使用,《頭回》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組,如《頭回經曆》、《頭回遇到》等。

7. 近義詞:

與《頭回》含義相近的詞語包括:初次、第一次、首次等。

8. 反義詞:

與《頭回》相反的含義詞語有:再次、再度、常見等。

綜上所述,《頭回》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第一次”、“第一回”、“初次”等意思。它由“頁”和“人”兩個部首組成,擁有5個筆畫。該詞源自漢字的使用和發展,是古代漢字的一部分。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來書寫。《頭回》的繁體寫法為「頭回」。與該詞義近似的詞語有:初次、第一次、首次,而與它相反的含義詞語有:再次、再度、常見。此外,該詞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