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亮前不久。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六:“頭明,一小隊轉移到 東丁村 住下了。”
“頭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天亮前不久,即接近黎明的時間段。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方言或古語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語境。
《頭明》是一個成語,意為天剛亮的時候。它用來形容時間剛開始,一天的新的開始。
《頭明》這個成語的拆分是:“頭”是由“⺼”部和“⺭”冒組成,筆畫為9畫;“明”是由“日”部和“目”組成,筆畫為8畫。
《頭明》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民們在天亮之前就要起床開始工作,而天剛亮的時候被稱為“頭明”。後來,這個詞被引申為一天的開始,也有一天的希望和新的起點的意味。
《頭明》在繁體字中寫作“頭明”。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頭”字的寫法是“竹+關+一”,而“明”字的寫法是“阝+日+手”。
1. 戀人黎明時分分别,兩人都默默地看着“頭明”的天空,心中都湧動着相同的思緒。
2. 農夫們在“頭明”的時候就開始忙碌,直到太陽落山才能休息。
1. 明亮:意為光線充足,光亮的。
2. 明辨:意為辨别清楚,明确判斷。
3. 明智:意為聰明、明理。
4. 明顯:意為明白、清楚,容易看到的。
1. 黎明:形容清晨,天剛亮的時候。
2. 破曉:表示天剛剛亮,太陽初升。
3. 清晨:表示一天剛剛開始的時候。
1. 黃昏:表示天色暗下來,太陽落山的時候。
2. 暮年:表示人生晚期,靠近生命盡頭的年紀。
3. 深夜:表示夜晚的最後階段,時間接近淩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