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穴的意思、通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穴的解釋

貫通的洞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石上鳥迹,崖中通穴,歲月雖久,于今尚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穴”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釋義,具體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貫通的洞穴,常用于描述自然地理中的洞穴結構。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崖中通穴”,強調洞穴的貫通特性。

二、醫學釋義

  1. 中醫/藏醫術語
    在古籍中,“通穴”是刺絡穴位的一種,出自藏醫著作《四部醫典》。其位置約在肘關節外側(相當于手太陽小腸經的支正穴附近),用于治療急腹症、肝區劇痛等病症。

三、文學與拓展用法

  1. 詩詞意象
    古代文學作品中,“通穴”常被用來形容幽深的自然景觀。如元代郯韶的詩句“幽穿石洞潛通穴”,明代陶望齡的“布席通穴口”等,均借洞穴的貫通特性營造意境。

四、其他關聯信息

提示:若需了解醫學操作或古籍原文,建議通過專業文獻或權威醫學資料進一步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穴

《通穴》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通穴意為通過經絡打通人體的穴位。它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通過按摩、針灸等手段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達到保健、治療疾病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穴》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辶」和「穴」,辶是通偏,穴是字的主體。它們的筆畫數分别是3畫和9畫。

來源

《通穴》一詞源自中醫學。人體經絡的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刺激穴位來調整氣血運行的方法被稱為通穴,是中醫學療法中的一種技術手段。

繁體字

《通穴》的繁體字為「通穴」,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通穴》的古代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部首的形狀、字的結構上有所不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通過按摩足底的穴位,可以通穴活絡,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

2. 醫生使用針灸法來通穴,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組詞

通經穴、通絡穴、通脈穴、通榮穴

近義詞

刺激穴位、按摩經絡

反義詞

堵塞穴位、阻斷經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