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休共戚的意思、同休共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休共戚的解釋

亦作“ 同休等戚 ”。1.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緻。《三國志·蜀志·費詩傳》:“同休等戚,禍福共之。”《周書·尉遲迥傳》:“吾居将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舊唐書·杜讓能傳》:“卿位居元輔,與朕同休共戚。”

(2).偏指共患難。 清 李漁 《巧團圓·防辱》:“奴家自與 姚郎 訂約之後,耐着心兒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畢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難,也有個同休共戚之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休共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óng xiū gòng qī,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 “同休”指共同休息、共享安樂;“共戚”指共同經曆困苦、憂患。
    • 整體形容彼此關系密切,同甘共苦,利害一緻。
  2. 引申義:

    • 強調在順境中共享安樂,在逆境中共同承擔患難,體現緊密的依存關系。
    • 也可偏指共患難,尤其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君臣、盟友之間。

出處與用法


近義與擴展


“同休共戚”不僅表達情感上的緊密聯繫,更強調行動上的共同承擔。其曆史用例多與政治、軍事同盟相關,現代也可用于形容團隊、家庭或夥伴間的深厚關系。如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休共戚的意思

“同休共戚”是一個成語,意指同在一個地方休息、同一屋檐下生活的親戚或好朋友,形容關系親密,相互依賴。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同休共戚”的部首是“人”,它包含了四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同休共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獨酌七絕句》中的一句:“同休共戚誰憐我,寤寐忠心無米粒。”這句詩意味着親友團聚的歡樂和親密。

繁體字為「同休共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有時候可能會将“同休共戚”這個詞分開寫,例如:“同休”和“共戚”單獨寫成兩個詞,但意義上是相同的。

例句

1. 我們是同休共戚的好朋友,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

2. 他們同休共戚,彼此扶持,共同面對困難。

組詞

同心、共享、共進、戚戚相關

近義詞

親密無間、深厚友誼、形影不離

反義詞

疏遠、陌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