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處于同等位次。猶同列。《國語·楚語下》:“烝享無度,民神同位。”《儀禮·聘禮》:“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趙奢 於是與 廉頗 藺相如 同位。”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 子推 笑曰:‘天開公子, 子犯 以為功,吾不忍與同位。’遂逃焉。”
(2).指職位相同者。《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 孔穎達 疏:“同位,謂同為大夫,共在列位者。”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同位畢至,赴弔雲集。”
“同位”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含義根據具體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解釋方向:
指同位語,即兩個或多個語法成分在句中指代同一事物,通常用逗號或破折號分隔。
示例:
功能:避免重複、補充信息或強調特定内容。
指同位角,屬于幾何概念。當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截線)所截時,位于相同方位的一對角稱為同位角。
定義:
指同位素,即同一元素中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示例:
“同位”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同位(tóng wèi)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同樣的位置或地位。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法,同位的部首為口(kǒu),總筆畫數為7畫。
同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魯頌·門之沖》。在古代,同位曾經用作描述古代社會中一些家族重要地位的人物或者頭銜。
同位的繁體字為「同位」。
據古代典籍記載,同位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同僞」或者「同委」。
1.他們兩個是同位的,他們的地位和權力都相當。
2.這兩個職位的薪水是同位的,所以工資待遇一樣。
同位詞、同位語、同位關系
同等、相同、同樣
不同、異位、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