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送登陸兵及其武器裝備,實施登陸作戰的軍艦。配載登陸艇、兩栖車輛、直升機等。兼有兩栖攻擊艦和運輸艦的作戰能力。
通用兩栖攻擊艦是一種綜合型兩栖作戰軍艦,兼具攻擊艦與運輸艦的雙重功能,主要用于輸送登陸部隊、武器裝備并實施兩栖作戰。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功能
該艦的核心任務是搭載登陸兵、兩栖車輛、氣墊登陸艇及直升機等裝備,通過空中垂直登陸與水面搶灘登陸相結合的方式,快速突破敵方海岸防線。例如,可釋放直升機深入敵後機降部隊,同時用氣墊船運送主戰坦克搶灘。
設計特點
與普通兩栖攻擊艦的區别
通用型更強調多功能性,不僅具備攻擊艦的作戰能力,還整合了運輸艦的遠程投送功能,而普通兩栖攻擊艦更側重單一作戰任務。
典型參數
以美國“黃蜂”級為例,排水量約4萬噸,航速22節,可搭載1800餘名士兵、12艘登陸艇及數十架飛機,體現了其大規模投送與持續作戰能力。
總結來看,通用兩栖攻擊艦是現代兩栖作戰體系的核心裝備,通過綜合設計實現快速部署、立體登陸和持續支援,戰略地位僅次于航空母艦。
《通用兩栖攻擊艦》是一個組合詞,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部分:
通用(tōng yòng):由“口”和“冖”兩個部首構成,表示普遍、通用的意思。
兩栖(liǎng qī):由“木”和“虍”兩個部首構成,表示能在水陸兩個環境中生活和行動的意思。
攻擊(gōng jī):由“攵”和“工”兩個部首構成,表示進行攻擊的意思。
艦(jiàn):由“舟”和“舛”兩個部首構成,表示大型船隻的意思。
《通用兩栖攻擊艦》一詞的來源是軍事領域。它指的是一種具備水陸兩栖能力,用于進行攻擊和作戰的大型軍艦。
在繁體字中,通用兩栖攻擊艦被寫作「通用兩棲攻擊艦」。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通用兩栖攻擊艦的每個字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例如“攻擊”在繁體中可以寫作「攻擊」。
例句:我國最新研制成功的通用兩栖攻擊艦已經服役。
組詞:兩栖作戰、兩栖登陸、兩栖戰車
近義詞:兩栖護衛艦、兩栖登陸艦
反義詞:單栖攻擊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