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臯陶谟》:“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同寅協恭,和衷哉。” 孔 傳:“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 臯陶 在 帝舜 前對 禹 所說的話。後用為同僚恭謹事君,共襄政事之典。 漢 蔡邕 《中鼎銘》:“率夫百辟,媚于天子,天子曰:‘都!慎厥身,脩思永,同寅協恭,以和天衷,德則昭之。’”《舊五代史·漢書·隱帝紀中》:“兼以修奉園陵,崇建宗廟,右賢左戚,同寅協恭,多事之中,大禮無闕。” 宋 沉遘 《乾元節罷散道場齋文》:“相公樞密參政,伏願同寅協恭,奮庸熙載。”《儒林外史》第七回:“可見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來同寅協恭,多少事業都要同做。”
“同寅協恭”是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同輩或同僚之間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強調友好合作的态度。該詞由“同寅”(同輩或同僚)和“協恭”(恭敬合作)組成,讀音為tóng yín xié gōng。
強調人際交往中應遵循“敬”與“和” 的原則:
此成語至今仍被用于倡導合作精神與職場禮儀。
《同寅協恭》是一個成語,其中“同寅”意味相同年齡或同齡,指同齡的朋友;“協恭”指互相恭敬,禮貌待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同齡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和彼此禮讓。
《同寅協恭》的部首拆分為「又」和「口」,其中「又」為左邊的部首,「口」為右邊的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同寅協恭》的總筆畫數是25畫。
《同寅協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論語》,其中的一句話是:“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修而緻遠也。” 這句話意味着我們應該在不同場合表現出不同的禮儀和态度。
《同寅協恭》的繁體字為「同寅協恭」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同寅協恭》可以寫成「同寲聏躬」。
1. 作為同寅,我們應該互相協助、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2. 在公共場合,我們要彼此尊敬,相互恭敬,遵守禮儀。
同仁、同道、同心等
禮貌待人、友善相處、和睦融洽
怠慢、冷落、無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