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身的意思、通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身的解釋

(1).全身;渾身。《陳書·高祖紀下》:“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長三丈所,通身潔白,衣服楚麗。” 清 李漁 《蜃中樓·辭婚》:“聽了使君之言,不覺通身汗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鑲着銀灰色的花邊。”

(2).整個物體。《北史·穆觀傳》:“ 明元 親臨其喪,悲動左右,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 張潔 《尾燈》:“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

(3).完全,全部。《醒世姻緣傳》第四三回:“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敢是那刑房不進去,就合那禁子們鬼混,通身不成道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個義項,具體解釋如下:

1.全身;渾身

指整個身體或全部體表。常見于描述人的整體狀态或外觀。

2.整個物體

強調物體的完整性或整體形态,不局限于人體。

3.完全;全部

用于抽象表達,表示涵蓋所有部分或徹底的狀态。

使用語境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身的意思

通身是一個漢字詞語,指整個身體或全身。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或動物的整體狀态或身體的各個部分。這個詞有時也用來比喻某個事物的所有方面或整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身的部首是“⺆”(文的上半部分),它的總筆畫數是7。

來源和繁體

通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通身的寫法為「通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通身的寫法有所差異。一種古代漢字寫法是上半部分寫成「八」,下半部分寫成「⺆」。另一種寫法是上半部分寫成「一」,下半部分寫成「⺆」。

例句

1. 他的病情嚴重,通身乏力。

2. 這件衣服挑選合適的尺碼,能夠舒適地覆蓋通身。

組詞

通身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通身大汗:整個身體出大量的汗水。

2. 通身瘙癢:全身發癢。

3. 通身無力:整個身體沒有力氣。

近義詞

與通身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全身、整體、渾身。

反義詞

與通身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局部、局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