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從天到地。《朱子語類》卷七三:“‘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天地是舉其大體而言,鬼神是舉其中運動變化者,通上徹下而言。”
(2).從上到下。指所有的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八回:“元帥從厚款待番王及王左右,取過袍笏、冠帶、靴襪之類,通上徹下,回敬一周。”
“通上徹下”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空間範圍
指從天到地,強調貫穿整個空間。例如《朱子語類》中提到:“天地是舉其大體而言……通上徹下而言”。
人群範圍
指從上到下,涵蓋所有人。如《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描述:“通上徹下,回敬一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朱子語類》或《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原文。
《通上徹下》是一個成語,意指信息、指令等從上至下順利流通,達到全面貫通的狀态。
《通上徹下》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彳”,總計有19畫。
《通上徹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坤卦》中。坤卦代表地,代表着重要資源的下層部分。通過貫通上、下兩層,能夠使得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傳遞和利用。
《通上徹下》的繁體字為「通上徹下」。
在古代,漢字寫作「通上彳下」。
他是團隊的領導者,能夠确保團隊内部的信息通上徹下。
阻礙通上徹下、暢通無阻
貫通上下、溝通無礙
通上不徹下、通下不徹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