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侗侗的意思、侗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侗侗的解釋

長大貌。 唐 寒山 《詩》之一一○:“或有衒行人,才藝過 周 孔 。見罷頭兀兀,看時身侗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侗侗”是一個較為古雅或方言化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進行考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童蒙無知貌

    指幼稚懵懂、未經世事的單純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2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籍例證: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侗侗”條:“侗侗,無知也。”(《經義述聞》卷五)

  2. 直率坦蕩貌

    形容人性格直爽、不谙世故,略帶憨厚之意。

    來源:《中文大辭典》(修訂版)第8冊第412頁,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例證:古語有“侗侗然如赤子”,喻指心地質樸如孩童。


二、字形與字源分析


三、方言與文化關聯

在部分南方方言(如湘語、贛語)中,“侗侗”保留“憨直、老實”的貶義用法,如“侗裡侗氣”(形容人呆闆不知變通)。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綜合卷,江蘇教育出版社。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區域性口語,現代書面語中罕用。需注意語境差異:


綜合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3450-0。
  2. 王引之《經義述聞》,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6057-5。
  3. 許慎《說文解字》(附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9115-7。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侗侗”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1. 讀音

    • tóng tóng:表示幼稚無知的狀态,常見于古籍引用。例如《論語·泰伯》中“侗而不願”即用此音義。
    • tǒng tǒng:指“長大貌”,多見于唐代詩文,如寒山《詩》中“看時身侗侗”。
  2. 多音字背景
    “侗”為多音字,共有三個讀音:

    • dòng:專指中國少數民族侗族;
    • tóng:形容幼稚、無知;
    • tǒng:通“統”,或表示長大(如“侗侗”)。

二、詞義辨析

  1. 幼稚無知(tóng tóng)
    源自《論語》等古籍,強調心智未成熟的狀态。例如“侗侗”可形容孩童學舌時的懵懂表現。

  2. 長大貌(tǒng tǒng)
    見于唐代文獻,描述身形高大的樣貌。如寒山詩中以“身侗侗”形容人物體态。


三、文化關聯


四、總結

“侗侗”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丈竿頭鮑叔并載不從不美殘佚長統醇酎袋子分則改定圪蛋革審共患弓箕軌匠固命鶴琹荒失唿噜藿食肩擔戲将梁交子節俠近什金溢忌祟拘累款單跨竈昆明劫灰聯署練素嵺愀曆精圖治六霙籠駕镂膺面鋪綿旋炰燖遷延羁留骐骝屈眴讓長牲體螫刺屍居餘氣市掾殊效唐陂讨理陶犬瓦雞渟濙挖耳當招威酷問辠纖恡狎雉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