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祖父的兄弟,叔伯兄弟。六朝稱同堂,至 唐 乃省去同字。今仍稱堂兄弟。《北史·公孫表傳》:“二 公孫 ( 公孫邃 、 公孫叡 )同堂兄弟耳。”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同祖兄弟》:“ 錢大昕 曰:《通典》載 宋 庾蔚 之説,今又謂從父昆弟為同堂,蓋六朝人猶稱同堂,至 唐 時,乃省去同字。”
“同堂兄弟”是中國傳統親屬稱謂中的一種,指代的是同一祖父但不同父親的兄弟,即現代常說的“堂兄弟”。具體含義可拆解為:
“同堂”的含義
指代家族中同一祖父的直系血緣關系,即兄弟們的父親是親兄弟(如你父親和叔伯是親兄弟),因此你們屬于“同堂”關系。
與“堂兄弟”的關系
“同堂兄弟”是“堂兄弟”的另一種說法,強調共同生活在同一家族或同一位祖父的背景下。例如:你父親兄弟(如伯父、叔父)的兒子,就是你的同堂兄弟。
與“表兄弟”的區别
若兄弟的父親是姐妹(即你的姑姑),則屬于“表兄弟”,屬于母系親屬,而非父系親屬,因此不屬于“同堂兄弟”。
簡而言之,“同堂兄弟”是父系親屬中對叔伯兒子的正式稱謂,體現傳統家族中父系血緣的緊密性。現代口語中多用“堂兄弟”一詞,但“同堂兄弟”在古籍或特定語境(如家譜)中仍可能出現。
同堂兄弟是指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在同一個家庭中共同成長。這個詞彙由三個漢字組成。
拆分:同(口字旁,共一筆)、堂(土字旁,共七筆)、兄(兒字旁,共四筆)。
同堂兄弟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同指的是相同、共同,堂指的是兄弟共同居住的大廳,兄則是兄弟的意思。
同堂兄弟繁體字寫作「同堂兄弟」。
在古時候,同堂兄弟這三個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同字的寫法為「童」加上「兒」,表示年幼之意;堂字的寫法為「歹」下面加上「手」,表示庭堂之義;兄字的寫法為「艮」加上「兄」,表示兄弟之義。
在同一個家庭中,同堂兄弟應該互相尊重、團結合作。
同堂兄弟的組詞有:同父異母兄弟、同母異父兄弟,等等。
近義詞:堂兄弟、親兄弟、兄弟姐妹。
反義詞:異族兄弟、同父異母兄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