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氣的意思、同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氣的解釋

[of the same breath] 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此指同胞兄弟

寬其同氣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傳》

詳細解釋

(1).氣質相同;氣類相同。《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呂氏春秋·應同》:“帝者同氣,王者同義。” 高誘 注:“同元氣也。” 晉 楊方 《合歡》詩之一:“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

(2).有血統關系的親屬,指兄弟姊妹。《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簞食之惠,況臣居宰相之位,同氣之親哉!”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 南朝 宋 鮑照 《請假啟》:“臣實百罹,孤苦風雨,天倫同氣,實惟一妹。”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四:“ 唐太宗 以藩王奪長嫡,推刃同氣。”

(3).猶同志。 曹亞伯 《武昌日知會之破案》:“﹝黃岡軍學界講習社﹞初為 黃岡 人之結合,迨成立半月以後,則不分縣界,而廣結同氣,故其宣傳甚有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氣”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基本釋義

“同氣”原指同屬一脈血緣的親屬關系,特指兄弟姊妹。《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有血統關系的親屬,多指兄弟姊妹”,如《後漢書·袁紹傳》中“天乎!同氣共類,而爲他人”即用此義。後引申為志趣相投、關系密切的群體,如《易經·乾卦》中“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即強調同類事物間的相互吸引。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血緣關系:《呂氏春秋》以“同氣之親”描述兄弟情誼,強調血緣紐帶。
  2. 志趣相合:宋代文天祥《正氣歌》中“同氣自相求”擴展為精神共鳴的群體。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同氣”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既可指家族成員,也可比喻理念一緻的團體。例如“同氣連枝”形容兄弟關系,或“同氣之誼”描述深厚情義。

四、權威來源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及漢典(www.zdic.net)的考據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同氣”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古籍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指血緣親屬關系(尤指兄弟姊妹)

  1. 核心釋義:最初指有共同血脈的親屬,尤其是同胞兄弟。例如《千字文》中“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即以同根樹枝比喻兄弟親情。
  2. 延伸用法:在部分語境中可泛指家族内有血緣關系的成員,如《後漢書》用“同氣之親”表達親屬間的責任。

二、指志趣相投的群體

  1. 哲學淵源:源自《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描述氣質、志向相同的人互相吸引的自然現象,如水流向濕處、火趨向幹燥之物。
  2. 現代應用:可引申為朋友、團隊或社會群體中因理念一緻而形成的聯結,如“朋友間存在基因同氣相求現象”。

其他注意事項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易經》《千字文》等典籍,或查閱網頁、、中的具體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駒過郄榜額半路摽蕝參考書晨間吹吹詞句慈命地紀笃守繁辭奉倩輔時剛齊閣道公氣國事犯國音黑不溜秋花鬘渙靡畫諾坐嘯壺餐恢拓昏暗混唚護勇間種精達救饑拯溺決洩潰癕坤伶闊朗燫熪飉戾捩眦離歌羅纨緑肥馬鼈撚泛鋪敍潛居俏俐啟告啟錨遶圜柔煦婼羌散木桬棠矢服肅靖讨氣玩兒壞吳生體纖道銜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