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平絕倒的意思、阿平絕倒的詳細解釋
阿平絕倒的解釋
據《晉書·衛玠傳》及《王澄傳》載, 玠 好言玄理。 琅玡 王澄 字 平子 ,兄昵稱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許,每聞 玠 言,辄歎息絕倒。故時為之語曰:“ 衞玠 談道, 平子 絶倒。”後因以“阿平絶倒”謂對對方的言論極為佩服。亦用為譏諷言論極為乖謬,常贻笑大方。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案 用修 ( 楊慎 )每證一事,必令 阿平 絶倒,而此以天祿為蝦蟆尤可笑。”
詞語分解
- 阿平的解釋 晉 王衍 對弟 澄 的昵稱。《晉書·王澄傳》:“ 澄 字 平子 …… 衍 ( 澄 兄)有重名於世,時人許以人倫之鑒,尤重 澄 及 王敦 、 庾敳 。嘗為天下人士目曰:‘ 阿平 第一, 子嵩 第二,
- 絕倒的解釋 前仰後合地大笑每聞衛玠言,辄歎息絕倒。——《新五代史·晉家人傳》詳細解釋.佩服之極。 唐 戎昱 《聽杜山 * 胡笳》詩:“ 杜陵 先生證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話·葛嶺仙迹》:“滿座賓
網絡擴展解釋
“阿平絕倒”是一個源自晉代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ā píng jué dǎo
- 結構:由人名“阿平”和動詞“絕倒”組成,後者原指因極度佩服而傾倒。
二、典故出處
據《晉書·衛玠傳》及《王澄傳》記載:
- 人物背景:衛玠擅長談論玄理,琅琊名士王澄(字平子)被兄長昵稱為“阿平”。王澄素來清高,極少贊許他人,但每次聽到衛玠的言論,都會因歎服而“絕倒”(即激動到身體傾倒)。
- 衍生成語:時人因此感歎“衛玠談道,平子絕倒”,後簡化為“阿平絕倒”。
三、雙重含義
- 褒義用法:表示對他人的言論、才華極度欽佩。
例句:明人胡應麟曾用此典,稱楊慎(字用修)的考據常令“阿平絕倒”。
- 貶義用法:諷刺言論荒謬可笑,令人難以接受。
例句:胡應麟亦以此譏諷楊慎将“天祿”誤證為“蝦蟆”的荒唐結論。
四、使用場景
- 學術讨論:形容對精妙見解的贊歎(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
- 文學批評:用于委婉批評邏輯混亂的觀點(多見于古代筆記)。
五、常見誤解
需注意:部分現代解釋(如将“阿平”附會為平民英雄)屬于訛傳,與原始典故無關,實際應緊扣晉代人物關系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平絕倒,這個詞是比較常用的網絡術語,意思是感歎某人或某事令人震驚、吓呆了,即表示非常驚訝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阝和業,其中阝是指“阜”部,用于表示山丘,而業則是指事務。
根據《辭海》的記載,阿平絕倒一詞來源于清代小說《紅樓夢》,它在小說中被用來形容寶玉極度驚訝的樣子。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中基本相同,隻是字形有所不同。
由于阿平絕倒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它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信息需要更詳細的研究和考證。
以下是阿平絕倒的例句:
1. 當她聽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時,她簡直阿平絕倒。
關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方面,阿平絕倒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和用法的詞語,不常與其他詞組合使用。在意思上,可以近義詞可以選擇“吓呆”、“吃驚”等表達方式來替代。而反義詞則可能有“平靜”、“冷靜”等詞語。
希望這些内容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