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馬的意思、銅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馬的解釋

(1).銅鑄的馬。《後漢書·董卓傳》:“悉取 洛陽 及 長安 銅人、鐘虡、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 明帝 永平 五年, 長安 迎取飛廉并銅馬,置 上西門 外 平樂觀 。”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譯賓》:“合有金鵝之獻,以代銅馬之圖。”《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後來阿爸被捆在銅馬上活活燒死了,阿媽也被迫跳進了 金沙江 。”參見“ 銅馬法 ”。

(2).即銅馬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别號諸賊銅馬、大肜……等,各領部曲,衆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 清 宋聚業 《題南陽旅壁》詩:“時來一夕收銅馬,事去經年運木牛。” 毛6*6*《中國革命和中國共6*6*黨》第二節:“從 秦 朝的 陳勝 、 吳廣 、 項羽 、 劉邦 起,中經 漢 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都是農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民的革命戰争。”參見“ 銅馬軍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銅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銅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層含義,以下是綜合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含義
    指古代以銅鑄造的馬像或馬形器物。這類銅馬常作為工藝品或陪葬品,如東漢墓葬出土的銅馬和西漢時期的銅制馬雕塑。

  2. 成語比喻
    成語“銅馬”比喻外表華麗但缺乏實質的事物,例如虛有其表的政策或裝飾。


二、曆史與文化内涵

  1. 曆史事件

    • 銅馬軍:西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名稱,如《後漢書》記載的“銅馬、大肜等部衆數百萬人”。
    • 帝王象征:東漢光武帝劉秀因收編銅馬軍被稱為“銅馬帝”,象征其軍事與政治實力。
  2. 藝術與工藝

    • 西漢銅馬造型生動,如著名的“馬踏飛燕”,體現中國古代鑄造技術的高超。
    • 銅馬不僅是藝術品,還反映社會經濟需求,如促進銅礦開采和手工藝發展()。

三、象征意義

  1. 精神象征

    • 龍馬精神:象征中華民族的進取、剛健與不屈(、8)。
    • 人才寓意:典故“千金買骨”以馬喻人才,銅馬被用于激勵招賢納士。
  2. 風水作用

    • 銅馬擺件被認為能振奮士氣、催旺事業,適合擺放在辦公場所或家中財位(、12)。
    • 象征“驿馬星動”,助力遠行或調動升遷。

四、現代應用

銅馬雕塑在現代城市景觀和企業文化中廣泛應用,既作為裝飾,也寄托對成功與活力的追求()。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用法或曆史典故,可參考、2、4的原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馬的意思

銅馬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指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座有3000多年曆史的雕像。它是一匹展翅欲飛的戰馬,呈現出優美的姿态和強烈的動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馬可以拆分為“金”和“馬”兩個部首。其中,“金”部表示金屬,而“馬”部是指馬。

“金”的筆畫數為8,字形為缺右上方的三角形。

“馬”的筆畫數為10,字形為帶有馬頭的正方形。

來源和繁體

銅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周朝時期,當時用銅鑄造銅馬作為祭祀用品。這座銅馬雕像是根據當地傳說創作而成的。

在繁體中,銅馬的寫法相同,即使用“銅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是由象形字逐漸演變而來的。雖然現代的銅馬寫法有所變化,但古時期的寫法仍然有所留存。

在古代漢字中,“金”和“馬”分别可以寫作“釒”和“馬”,字形變化較大,且與現代漢字形态有所不同。

例句

他對這座銅馬的品味很高。

這座銅馬是當地的标志性建築。

組詞

銅鞍、馬匹、銅牌

近義詞

青銅馬、銅制馬像

反義詞

鐵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