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患同一疾病。《孔叢子·嘉言》:“ 梁丘子 遇虺毒而獲瘳,猶有與之同疾者,必問所以已之之方焉。”
(2).比喻遭遇相同者。 唐 駱賓王 《浮槎》詩序:“感而賦詩,貽諸同疾雲爾。”
“同疾”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字面含義:患同一疾病
指兩人或多人患有相同的病症。例如《孔叢子·嘉言》中提到“梁丘子遇虺毒而獲瘳,猶有與之同疾者”,即用“同疾”描述共同患病的情況。
比喻含義:遭遇相同者
引申為處境、命運相似的人,常用于文學表達。如唐代駱賓王在《浮槎》詩序中寫道“感而賦詩,贻諸同疾雲爾”,此處“同疾”指與自己經曆相似的人。
《同疾》是指與某人或某種情況有着共同的疾苦或困境,彼此感同身受。
《同疾》的部首是“匚”,總筆畫數為22畫。
《同疾》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晉昭公謂諸侯曰:‘吾與鄭尹畢公同疾,請盟而已。”意思是晉國昭公向其他諸侯表示:‘我與鄭國的尹(指鄭國的高級官員)畢公有共同的疾苦,隻是請求進行盟約而已。”從而形成了“同疾”的概念。
《同疾》的繁體字為「同疾」。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關于《同疾》這個詞的古時漢字寫法資料較為有限,無法明确指出其古時的寫法。
1. 我和他一直是好朋友,無論什麼困難我們都願意同疾而行。
2. 姐妹倆在生意上總是同疾共苦,互相支持。
3. 這部電影勾起了觀衆共鳴,大家在影院中同疾地流淚。
同疾苦、同疾而行、同疾共苦、同疾而笑
同仇敵忾、患難與共、同舟共濟
各懷心事、各行各事、各自為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