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可的意思、常可的詳細解釋
常可的解釋
[usual practice] 往常行之有效用的辦法,即歸例,慣例
聖人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五蠹》
詳細解釋
成規,舊例。《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詞語分解
- 常的解釋 常 á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恒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隻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識。常務。常規。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可的解釋 可 ě 允許:許可。認可。甯可。 能夠:可見。可能。可以。不可思議。 值得,認為:可憐。可悲。可親。可觀。可貴。可歌可泣。 適合:可身。可口。可體。 盡,滿:可勁兒幹。 大約:年可二十。“潭中魚可百許
網絡擴展解釋
“常可”是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成規、舊例或慣例,主要指過去長期沿用且被認為有效的做法。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來源:出自《韓非子·五蠹》中的“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意為聖人不盲目效仿古代,不固守舊例,而是根據現實制定措施。
- 構成:“常”指固定、不變,“可”指可行、適用,合指長期沿用的慣例或規則。
2.語境擴展
- 古文用法:多用于批判墨守成規的思維。例如,韓非子主張打破“常可”,強調因時制宜。
- 現代引申: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在特定語境下可表示“常規做法”或“慣例”(如提到的例句:“綠色處處可見,清香常常可聞”中的“常可”為副詞組合,與古義不同)。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成例、舊規、慣例。
- 反義詞:變革、創新、權變。
4.權威參考
- 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工具書均以《韓非子》為經典出處,定義一緻。部分低權威網頁(如)将其解釋為“經常可以”,屬于現代誤用,需注意區分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現代引申,可查閱《韓非子》原文或語言學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可”是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某種情況或事物的常态或可以接受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常(日、巾)+ 可(可、口),部首分别是“日”和“可”,總計6個筆畫。
來源:常可最早見于《論語·子罕》:“行不由正,非禮也,久于其道也;不由其道,非常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行為不是遵循正道和禮儀,而是習慣于自己的行為方式,這在道德上是不正常的。
繁體:常可的繁體寫法與簡體相同,都是“常可”。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常可兩個字的基本形狀和組合方式都保持一緻。
例句:她的努力常可圈可點,值得我們學習。
組詞:常事可莫考(解釋事情經常出現,但卻難以考察)
近義詞:經常、常常、常常可留心(解釋經常需要留心)
反義詞:不常、罕有、為可不深究(解釋很少需要深究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