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絕的意思、恸絕的詳細解釋
恸絕的解釋
因悲哀過度而昏厥。《宋書·孝義傳·餘齊民》:“至門,方詳父死,號踴慟絶,良久乃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歷年甚多,忽一日至 河中府 ,遂得其母,相持慟絶,感動行路。”
詞語分解
- 恸的解釋 恸 (慟) ò 極悲哀,大哭:恸哭。大恸。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恸絕”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tòng jué,其核心含義是因極度悲痛而昏厥,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詞拆分釋義
-
恸(tòng)
- 本義為極度悲痛、大哭,常見于描述失去親人或遭遇重大打擊時的情感狀态。
- 例如《論語·先進》中記載:“顔回死,子哭之恸。”
-
絕(jué)
- 此處有兩種解讀:
- 斷絕、窮盡:指悲痛到極點,情緒無法承受;
- 昏厥:因過度悲傷導緻生理性暈厥。
- 如《宋書·孝義傳》提到“號踴恸絕,良久乃蘇”,即因悲痛昏厥後蘇醒。
二、古籍與用法示例
- 《夢溪筆談·人事一》:
“相持恸絕,感動行路”,描述母子重逢時因激動與悲痛交織而昏厥的場景。
- 《譚嗣同傳》:
“君與康先生捧诏恸哭”,體現“恸”與“絕”結合使用的情感強度。
三、延伸語境
- 合成詞特性:
“恸絕”常與“良久”連用(如“恸絕良久”),強調悲痛持續時間長且程度深。
- 現代用法: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叙述,表達極端悲傷的狀态,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悲恸欲絕、痛不欲生
- 關聯詞:號啕大哭、泣不成聲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用法,可參考《宋書》《夢溪筆談》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恸絕》的意思
《恸絕》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極度悲痛而無法自控。當一個人遭受到極大的打擊或遭遇重大喪失時,感到無比的悲痛和絕望,即可用這個詞形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恸絕》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心”部,右邊是“萬”部。
筆畫總數為12,其中,“心”部3畫,“萬”部9畫。
來源
《恸絕》一詞最早出現于《增廣賢文•性事》之文中。在古代,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人們在遭受重大打擊或喪失之後所表現出的巨大痛苦與悲傷。
繁體
《恸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慟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有所差異,因此古時候的《恸絕》字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例如:「"慟絕"」、「"慟逝"」等。
例句
他得知父親在事故中去世後,他悲痛欲絕,心中充滿了恸絕。
組詞
恸絕演繹、恸絕不已、恸絕悲痛、恸絕萬分。
近義詞
絕望、悲哀、痛苦、悲傷。
反義詞
歡喜、快樂、欣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