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同心同德 ”。
同德同心(tóng dé tóng xīn)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思想、行動完全一緻,強調志同道合、團結協作。常與“同心同德”通用,表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如需更多文學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舊唐書》《平山冷燕》等文獻原文。
同德同心是一個成語,意指人們在思想、行為上一緻,共同追求同一目标。它的含義是大家秉持相同的道德準則,心心相印,團結一緻。同德同心也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同德同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和“心”,表示人們心口一緻、言行一緻的意思。共有10個筆畫。
同德同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在《漢書·刑法志上》中曾有“義則同德同心”之句。在繁體字中,同德同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同德同心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在一些細節上會有差異。比如,同德同心在古代的寫法中,可能會有更複雜的筆畫結構。
1. 我們要同德同心,共同為建設美好社會而努力。
2. 作為一個團隊,我們要保持同德同心的精神,共同追求卓越。
1. 同心協力:意指大家心心相印,共同努力。
2. 和衷共濟:表示大家心意相通,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1. 志同道合:意指志向一緻,追求相同的目标。
2. 齊心協力:表示大家齊心合力,共同努力。
異心殊志:指心思不合,意見不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