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若得門庭長如 郭林宗 者,當如所白” 劉孝标 注引《郭泰别傳》:“ 泰 字 林宗 ,有人倫鑒識。題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裡肆,後皆成英彥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談錄·知人》:“﹝ 河東 柳先生 開 ﹞以高文苦學為世宗師,後進經其題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駁神我憲6*政說》:“且審於自知有我者,亦審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題品,則方人自此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題品漢語 快速查詢。
“題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或藝術領域的評價與鑒賞。以下是詳細解釋:
“題品”由“題”和“品”組合而成:
如需進一步了解“品”的構字本源,可參考漢典對“品”的解析(如“衆庶也”)。
題品(tí pǐn)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寫上文章的标題或者題詞。
題品的部首是“钅”(金字旁)和“品”(口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題品一詞的來源很古老,最早出現在《史記·酷吏列傳》中。繁體字是「題品」。
在古代,題品的寫法有所差異。古時候的寫法是「題」加上「品」,“題”寫在上面,“品”寫在下面。
1. 這篇文章的題品非常吸引人。
2. 他用精簡的題品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題。
組詞:
1. 題字 (tí zì): 指給某人寫題字。
2. 題目 (tí mù): 文章或考試中需要回答的問題。
3. 題詞 (tí cí): 指為他人的作品寫下的詩文或畫上的題字。
近義詞:
1. 題款 (tí kuǎn): 文章或畫作上注明作者信息的詞語。
2. 題跋 (tí bá): 對他人書畫作品的評價或解讀。
3. 題辭 (tí cí): 對于書信或辭章的題字或寫在首部的話。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