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留伫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他們先還滿面驚惶的停佇在各家正準備關閉的門前……慢慢的他們鎮定了。” 蔡若虹 《金縷曲》:“曲徑通幽處,傍山行,幾回遠眺,幾回停伫。”
停伫是一個具有複合意象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的表述:
一、基本釋義 "停"指動作的靜止狀态,"伫"表示長時間站立。二字組合後構成"停伫",特指人與事物在特定時空中的靜止駐留。《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停留伫立,指人或事物暫時處于靜止狀态"①。
二、語義解析
動作特征
強調從動态到靜态的轉換過程,如《漢語大詞典》中引述的"車馬停伫于道旁"的用例,突顯運動物體轉為靜止的瞬間②。
時間維度
包含時間延續性,如《古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較長時間的停留",與短暫停留的"停"形成程度差異③。
情感投射
在文學語境中常承載情感意蘊,如《中國詩詞鑒賞辭典》分析的"停伫凝望"意象,往往寄托思念、期待等複雜心境④。
三、語用範疇 該詞適用于描述自然現象(雲停伫于山巅)、人類行為(行人停伫觀景)及抽象概念(時光的停伫),在書面語體中使用頻率高于口語表達。據《現代漢語頻率詞典》統計,其使用頻次在文學類文本中達0.03‰,顯著高于日常交際場景⑤。
①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22.
②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Z].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③ 王力. 古代漢語詞典[Z]. 北京: 中華書局, 2015.
④ 袁行霈. 中國詩詞鑒賞辭典[Z].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⑤ 北京語言學院. 現代漢語頻率詞典[Z]. 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006.
“停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解釋
拼音為tíng zhù,注音為ㄊㄧㄥˊ ㄓㄨˋ,字面意義為停留伫立,指人或事物在行進中暫時停止并站立不動。
二、詳細解析
動作與狀态
多用于描述人因外界因素(如猶豫、觀察、等待等)而暫停行動,長時間站立。例如:
心理引申義
在特定語境下,可表示因困惑、壓力或抉擇而停滞不前 的心理狀态,如“面臨決策時停伫猶豫”。
三、使用場景
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既描繪具體動作(如駐足觀望),也隱喻人物内心的矛盾或思考過程。近義詞包括“駐足”“停留”,反義詞如“前行”“果斷”。
該詞兼具動作與心理的雙重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具體理解。
哀摧薜荔捕景逞驕遲滞沖田除陛醇固打頭炮燈台不照自二婚親鳳扇風張風勢紛淆伏天服物孤冢河西走廊和域紅溜溜後期肓膜花屏夾克簡取鞬子駕轶佳朕傑特稽故舉用剀拂冷布遼東灣留客住六橋理直氣壯明法明麗墨蒙逆度鞶章庖正偏威青鴛瓦窮涸取青妃白讓開攝假始料石脈食祭碎蟻蹄鐵統内通天犀退魚王公大人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