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聽信的意思、聽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聽信的解釋

(1) [wait for information]∶等候信息

你明日再來聽信吧

(2) [believe;believe what one has heard]∶聽而相信

聽信謠言

詳細解釋

(1).聽而信之。多指不正确的話或消息。《漢書·吳王劉濞傳》:“今者主上任用邪臣,聽信讒賊。”《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盧柟 見來人説話伶俐,卻也聽信了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葛忠肅公家訓》:“着今後恪遵憲章,保守祿位,毋得聽信撥置,自取罪愆。”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這兒媳婦 邢金枝 ,是在兒子剛剛虛歲二十足歲十八的時候,由他爹一時糊塗地聽信了一個朋友的話,給他說上的親事。”

(2).等候信息。如:今天下午開會,就是為了讨論、決定這件事,你聽信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聽信”是一個漢語動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聽到某種言論或信息後選擇相信,通常帶有主觀判斷的成分。例如:“聽信謠言”“聽信讒言”。

二、結構分析

由“聽”(接收信息)和“信”(産生信任)兩個動作組成,強調從接收到采納的過程。

三、用法特點

  1. 中性偏貶義
    多用于描述因輕率相信而引發負面後果的情況,如:“他聽信虛假廣告,損失了錢財”。
    少數情況下可表中性,如:“聽信專家建議調整了方案”。

  2. 常見搭配

    • 負面内容:謠言/讒言/蠱惑
    • 對象指向:聽信他人/朋友/陌生人
    • 結果描述:導緻/造成/引發(不良後果)

四、例句對比

五、近義與反義

需注意:使用時應結合上下文判斷情感色彩,避免在正式場合濫用貶義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聽信(tīng xìn)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詞彙,分别是“耳”和“心”。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非常直觀的,耳表示“聽”,心表示“信”。耳在這裡是表示聽覺的器官,心則是表示信任、相信的意思。

“聽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進化。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是由“口”和“心”兩個部首組成的。在繁體字中,口表示嘴巴,心表示信任。後來,口被改寫成了耳,以更準确地表示“聽”這個動作。這個變化說明了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對字形的不斷修正和改進。

“聽信”的繁體字為「聽信」,和簡體字的寫法隻有在口部分不同。這種差異是由于簡化字對古代繁複字形的變革。

在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是「傾聽真誠」。這種寫法在表達上更加直觀,通過“傾聽”來表示“聽”的動作,而“真誠”則表示“信”的内涵。這樣的古代寫法更注重意象的描繪,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聽信”的例句:

  1. 他非常聰明,但是卻沒有聽信我對他的忠告。
  2. 我們應該聽信自己内心的聲音,做出正确的決定。
  3. 聽信謠言往往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與“聽信”相關的組詞有:聽從、信任、相信、聽取。

與“聽信”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傾耳、信賴、取信。

與“聽信”意思相反的詞彙有:懷疑、不信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