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p-tap]∶象聲詞,形容腳步聲
午睡時他被一陣踢踏聲驚醒了
(2) [stamp]∶踏
敵人扛起槍,踢踏着大馬靴走了
(3) [waste;spend extravagantly]∶亂用財物;糟蹋
把一份家當踢踏個精光
(1).踏。 茹志鵑 《剪輯錯了的故事》:“ 老壽 捏着那隻空的幹糧袋,踢踏着腳,轉了一個身。”
(2).亂用財物;糟蹋。 王老九 《張老漢賣馀糧》詩:“馀下糧食不積攢,總要把它踢踏幹。”
“踢踏”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象聲詞(拟聲用法)
形容腳步聲,例如:“午睡時他被一陣踢踏聲驚醒了”。這一用法常見于文學描寫中,通過聲音傳遞場景的動态感。
動作描述(動詞)
指“踏”或“踩踏”的動作,如:“敵人扛起槍,踢踏着大馬靴走了”。多用于描述帶有節奏或力度的腳步動作。
引申義(貶義)
表示“亂用財物”或“糟蹋”,例如:“把一份家當踢踏個精光”。此用法強調對資源的浪費或不負責任的行為。
專有名詞(舞蹈術語)
特指西方流行的“踢踏舞”,以鞋底擊地發出節奏聲為特點,如:“踢踏舞以清晰的踢踏聲為特色”。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踢踏,是一個動詞短語,主要是指用腳重重地踩踏、迅速地踢擊。這個詞常用于描述舞蹈動作中的一種特殊技巧,即利用腳尖或腳跟有力地踩地的動作。
踢踏的拆分部首是“⻊”(走),它常常用作與腳有關的字的部首。根據《康熙字典》,踢踏的總筆畫數為12。
踢踏一詞源于漢語,是漢字的意譯。在繁體字中,踢踏的寫法是「踢踏」,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古時候寫踢踏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它的基本形态是由「⻊」和「易」組成的,表示踩踏時易于發力。
1. 他在舞台上精彩地踢踏着,引來了觀衆陣陣掌聲。
2. 足球運動員熟練地踢踏着球,将球傳給隊友。
組詞:踢踏舞、踢踏表演、踢踏舞者
近義詞:踢踩、蹬跺
反義詞:輕踢、輕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