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秉性和行為。《世說新語·賞譽》“ 朱永長 ,理物之至德,清選之高望”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 朱誕 ,字 永長 , 吳郡 人。體履清和,黃中通理。”
(2).身體和步履。指生活起居。《四部備要》本《和靖詩集》附《諸家詩話》引 宋 林逋 曰:“ 逋 奉白:‘秋涼體履清適!大師去後,曾得信未?’”
“體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舉止得體,行為規範
指人的體态、言行符合禮儀和社會規範,常用于贊美他人儀态端莊或處世得體。例如在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可形容人“體履清和”。
身體與生活起居
在古籍中,“體履”也指身體狀态及日常起居。如宋代林逋書信中提到的“秋涼體履清適”,即問候對方身體安康、生活安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證或相關成語(如“體大思精”),可參考《世說新語》《和靖詩集》等文獻。
體履(tǐ lǚ)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以下意思:身體行走時腳着地的動作。
體履的拆分部首是“身”和“履”,其筆畫數為13畫。
體履是由“體”和“履”兩個字合并而成的,意指身體的行走動作。
繁體字“體履”的寫法為“體履”。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體履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的體履優雅而自信。
1. 體态履行:指一個人在行走過程中保持恰當的身體姿态。 2. 英勇無畏:指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時勇敢無懼。
步履、行走、腳步
靜止、停留、休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