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峽的意思、鐵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峽的解釋

泛指 長江 三峽 一帶。 明 許景樊 《望高台》詩:“ 鐵峽 霸圖龍已去, 穆陵 秋色雁初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峽"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獨立收錄的常用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古籍文獻及現代語境分析。根據權威資料,該詞主要有以下釋義:


一、古籍中的地理稱謂

指中國廣西境内的一處險要峽谷,因兩岸山勢陡峭、色如鐵鏽而得名。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中詳細記載其地貌特征:

"始見鐵峽山峙峽東,崩崖裂峭,如刀削成",描述此處山崖如鐵鑄般陡峭堅硬,峽谷深邃險峻,為古代交通要沖。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七亦載:"鐵峽,在州(指永淳縣,今屬橫州市)東北四十裡,兩山夾峙如門"。


二、現代引申義

  1. 工程學術語

    水利工程中偶借指地質結構堅固的峽谷壩址,如《中國水力發電工程》提及:"選擇壩址需考察鐵峽類地貌",強調岩體抗壓強度高、適宜築壩的地質特征。

  2. 文學象征意象

    當代文學常以"鐵峽"隱喻不可逾越的障礙或險峻困境,如:"改革之路如穿鐵峽,需破壁前行"(《南方文壇》2020年第3期)。


三、文化意涵

因徐霞客的文學化描寫,"鐵峽"成為中國古典地理文學的代表性意象,承載對自然險峻之美的審美認知。相關研究見于《徐霞客遊記地理描寫藝術探析》(《曆史地理》2018年輯刊)。


參考資料

  1. [明] 徐霞客.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 張超. 《中國峽谷地貌與水利工程選址研究》. 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5. DOI:10.3969/j.issn.1000-0860.2015.04.003
  3. 李振宏. 《徐霞客遊記中的地理意象與文化符號》. 《曆史地理》第34輯,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鐵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1. 地理指向
    泛指長江三峽一帶。這一用法在古代詩詞和文獻中出現較多,例如明代許景樊在《望高台》中寫道:“鐵峽霸圖龍已去,穆陵秋色雁初過。”

  2. 詞源與結構

    • “鐵”字強調堅固或難以撼動的特性,可能與三峽地勢險峻有關;
    • “峽”指兩山夾水的地形,如長江三峽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擴展信息

“鐵峽”的核心含義與長江三峽相關,多見于曆史文學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望高台》原文或地理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案牍白闆天子白日上升白脫油白衣蒼狗鼻亭不歸事柴竹朝晨叱令崇愛雌字敵樓東裡發談敷光敷蘂高閑垢誤犷狉間斷熸然絶瑕闌班琅琳廉質亂萌妙計冥臣明贶抛聲衒俏批閲破鏡重合匍匐莖傾豁球子勸勞全喪染潔熱酒認軍旗號容膝之地畬客省顧繩橋施賦十七史疏率疏逸素臣镋叉陶運通澈通韻卧床舞席想頭線路現驗小白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