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如意的意思、鐵如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如意的解釋

鐵制的爪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 武帝 , 愷 之甥也,每助 愷 。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 愷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愷 以示 崇 ; 崇 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昶》:“ 昭遠 手執鐵如意,指揮軍事,自比 諸葛亮 。” 清 吳偉業 《過中峰禮蒼公塔》詩之三:“空懸鐵如意,落日講堂開。” 清 無名氏 《帝城花樣·春姗傳》:“諸名士方且搖玉柄麈尾,擎鐵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雞。”參見“ 如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如意”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綜合理解:

一、成語含義(比喻義)

  1. 基本含義
    指堅固可靠的人或事物,比喻能得到保障的依靠。由“鐵”(象征堅固)和“如意”(象征心願達成)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性格堅定的人或穩妥的計劃。

  2. 用法示例
    如《世說新語》中記載,石崇曾以鐵如意擊碎珊瑚樹,暗含對權勢的蔑視,側面體現“鐵”的剛硬特質。


二、實物含義(本義)

  1. 器物功能
    鐵如意是古代一種鐵制爪杖,主要用于撓癢、指揮或防身,形制前端如手指,長度約三尺。部分文獻提到,僧人講經時也持如意記錄經文。

  2. 曆史典故

    • 《世說新語·汰侈》記載,王恺與石崇鬥富時,石崇用鐵如意擊碎禦賜珊瑚樹,後取出更珍貴的珊瑚樹以示豪奢。
    • 《新五代史》中,後蜀将領李昭遠執鐵如意指揮軍事,自比諸葛亮。

三、總結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世說新語》《漢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如意

《鐵如意》是指一種鐵制的擺件,具有像意志一樣堅定的特征。鐵如意的字面意思是“鐵制的心願”,也可以理解為“心中的堅定決心”。以下是對這個詞的詳細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如意”的拆分部首是金,拆分筆畫是16畫。

來源

鐵如意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在故事中,鐵如意是一種可以滿足主人心願的神秘物品。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一個人堅定的決心和意志。

繁體

繁體字“鐵如意”是對“鐵如意”這個詞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鐵如意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根據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标準字形,鐵如意的寫法是“鐵”+“如”+“意”。

例句

1. 他拿起鐵如意,表示了他破釜沉舟的決心。

2. 她的堅定決心就像鐵如意一樣,無可動搖。

組詞

鐵如意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一些詞語,如鐵如波濤,鐵如密密,鐵如山嶽等。這些詞語都在形容堅定不移的意志。

近義詞

與鐵如意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骨性如鐵”、“毋逾,心術如鐵”等。

反義詞

鐵如意的反義詞是“心志搖擺”或“意志薄弱”,用來形容一個人意志不堅定、容易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