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鑄成的長棍,一端有刃。礦山打孔工具之一。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十一章:“用鐵釺子想法把石頭鑿成塊,才能放進溜子裡溜下來。”《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 老柴 的牙齒閉得尤其緊,似乎用鐵釺也撬不開。”
鐵釺是一種由鋼鐵制成的工具,其核心特征和用途如下:
一、基本定義 鐵釺指鋼鐵鑄成的長棍狀工具,通常一端帶有刃口,主要用于礦山、建築等場景的鑽孔或鑿孔作業。其名稱由“鐵”(金屬材質)和“釺”(尖頭工具)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鐵制的尖頭工具”。
二、結構與功能
三、實際應用示例
四、補充說明 其英文對應詞為“tool for boring holes”,突顯鑽孔功能。需注意,盡管部分資料提到園藝等用途,但主要權威來源仍集中于礦山和建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領域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文學作品或工程工具手冊。
《鐵釺》是一個詞,意思是指由鐵制成的釺子,用來鍛打金屬或其他物體。
《鐵釺》這個詞的部首是金,它是由三個筆畫組成。
《鐵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根據實際物品命名的。古代人們用鐵制成釺子,用來進行金屬鍛打,因此稱之為“鐵釺”。
《鐵釺》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鐵鉗」。
古代漢字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寫作「鐵鉗」時,它的字形可能會稍有差異,但整體上仍可認作《鐵釺》。
1. 他用鐵釺鍛打了一把劍。
2. 匠人用鐵釺将兩塊金屬牢牢連接在一起。
與《鐵釺》相關的組詞有:鐵錘、鋼錠、鑄鐵等。
與《鐵釺》含義相近的詞語有:鐵錘、鐵錘子。
與《鐵釺》含義相反的詞語是:木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