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就名勝古迹或有紀念性的文物等著文抒懷。亦指所著之文。 唐 鄭谷 《次韻和秀上人遊南五台》:“中峯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清 吳敏樹 《唐6*子方方伯夢硯齋銘》:“ 唐公 於是命工圖之,而以名於其齋,曰‘夢硯之齋’,以與海内士大夫題記贊詠其事。” 孫犁 《秀露集·後記》:“舊作經過戰争、動亂,失者不可複得,保存下來的,也實在不容易。每當搜集到手時,常有題記。”
(2).文體名。 姚華 《論文後編》:“而一文之後,有所題記(如《儀禮後記》,亦出 漢 儒。)後人稱曰‘書後’,亦或曰‘跋’,則後序之變,前或曰‘引’( 蘇明允 《送石昌言北使》),又前序之變也。” 魯迅 《南腔北調集》、《熱風》、《墳》等均有《題記》專文。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題記漢語 快速查詢。
“題記”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古代和現代兩個維度理解:
古代含義
指在名勝古迹、紀念性文物上題寫詩文以抒發情懷,或指所題寫的文字本身。例如唐代鄭谷在《次韻和秀上人遊南五台》中提到的“題記沒蒼苔”,即描述此類行為。
現代文體
指文章正文前或标題下方的一段簡練文字,用于點明主旨、營造氛圍或引導讀者思考。常見于散文、小說、議論文等文體中。
常見于文學作品、學生作文、書畫作品等。例如摩崖石刻上的古人題字(古代題記),或作文開篇的引言(現代題記)。
如需進一步了解題記的寫作技巧或經典案例,(寫作指導)及(實例分析)。
《題記》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其意思是在文學作品的開頭加上作者所寫的小标題,用以引出主題或者作品背後的意義。這個詞語一般用于引導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闡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題記》的第一個字“題”由“辶”(辵)部和“是”部組成,總共6畫,代表走向真實,而第二個字“記”由“言”部和“己”部組成,總共10畫,代表記錄和追憶。
來源: 《題記》這個詞語的來源非常廣泛,可以用于文學作品,如小說、詩歌、散文等,也可以用于書法、繪畫作品的題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學藝術創作中的題詞習慣。
繁體: 在繁體字中, 《題記》的第一個字仍然是“題”,第二個字仍然是“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漢字寫法中, 《題記》的第一個字也是“題”,但第二個字古時候寫作“紀”,它由“糸”部和“己”部組成,總共11畫。
例句: 1. 在這本小說的開篇,作者寫了一段飲食文化的《題記》,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後的意義。 2. 這幅畫的下方有一幅《題記》,非常優美地補充了畫的主題和藝術内涵。
組詞: 題詞、題字、題文、題記者、題記作家、題記文學
近義詞: 序文、前言、引言、開篇、扉頁
反義詞: 後記、尾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