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官名。主管鐵器鑄造等。《管子·海王》:“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若其事立。’” 郭沫若 等集校:“鐵官之職疑 春秋 末年已有之。”《史記·酷吏列傳》:“ 趙國 以冶鑄為業,王數訟鐵官事, 湯 常排 趙王 。”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漢郡國諸官》:“今略以《地理志》所載言之,凡鐵官三十八,鹽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紀其處。”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 漢武帝 收回冶鐵業,在全國重要産鐵地設鐵官,冶鑄農器與兵刃。”
鐵官是中國古代管理鐵器生産與鑄造的專職官職或機構,其職能與曆史發展可綜合以下信息說明:
鐵官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公元前11世紀),當時設“山海之官”管理自然資源,後由“虞”官分管手工業。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前221年),齊國已有明确記載,如出土的“齊鐵官丞”印章證實了東周時期鐵官的存在。戰國文獻《管子·海王》提到鐵官負責統計鐵器需求,如“一女必有一鍼一刀”,表明鐵器已普及至家庭生産。
如需進一步了解鐵官在特定朝代(如漢代)的分布與運作,可參考《漢書·地理志》等史料。
《鐵官》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個人心直口快,堅強正直,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剛正不阿,充滿正義感和辨識力。
《鐵官》的部首是「钅(金字旁)」,由左側的「钅」部首和右側的「官」(元字旁)部首組成。
根據《辭海》的解釋,鐵官的構字部首「钅」象征眼睛,而「官」象征眼睛之上的官位,表示看得清楚,眼光犀利。
《鐵官》總共有14畫。
《鐵官》一詞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形容鄭國的叔父公孫宮的剛正不阿,威信遠播。
《鐵官》的繁體字為「鐵官」。
古代對于《鐵官》一詞的寫法有所變化,常見的古代寫法有「㽴官」和「刁官」。
1. 他是個鐵官,絕對不會做出背叛朋友的事情。
2. 我們需要有鐵官般的勇氣,去面對生活的困難。
3. 那位領導是一個鐵官,任何不公正的事情他都能看出來。
1. 鐵面無私
2. 鐵石心腸
3. 鐵面無情
4. 鐵證如山
5. 鐵了心
剛正不阿、正直、堅毅、正義、剛直、峻正
喪權辱國、貪官污吏、陰險狡詐、背信棄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