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拳術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鬼怪·術士使鬼》:“一日有壯士十人,投大司馬 石東泉 麾下,雲得外國聖鐵,一切刀劍及膚俱不能入……一日與 倭 對壘,命充前鋒,鼓角纔鳴,九人俱喪元,僅一人得逃,詭雲戰時聖鐵不效,蓋皆鍊鬼用鐵布衫術,以為戲劇則可,鋒旗相對,則有 太乙 諸神司三軍之命,邪鬼安得闌入戰場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鐵布衫法》:“ 沙回子 ,得鐵布衫大力法。駢其指,力斫之,可斷牛項;橫搠之,可洞牛腹。” 呂湛恩 注:“《易筋經》:大力方有鐵布衫、金鐘扣諸名。”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爾之辟兵,鐵布衫也。”
鐵布衫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防禦性功法,其名稱源于“身穿鐵制之衣衫”的比喻,意指通過特殊訓練使身體具備鋼鐵般的抗打擊能力。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鐵布衫屬于少林武術體系,需内外功兼修,通過長期磨練筋骨與運氣技巧,達到抵禦拳腳、兵刃的效果。其名稱最早見于清代《聊齋志異》,記載了沙回子運用鐵布衫法斷牛項、洞牛腹的案例。
二、核心訓練方法
三、技術特點
注:現代武術界對鐵布衫的實際功效存在争議,部分展示可能通過角度控制或道具實現效果,建議通過正規武術機構了解科學訓練方法。
鐵布衫是指一種堅固的布衣,具有防護作用,能夠抵擋銳器的攻擊。
鐵(钅+呆):金屬
布(巾+蔔):紡織品
衫(巾+衣):上衣
《鐵布衫》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石頭記》中。故事中的賈寶玉得到一個鐵布衫,能夠禦寒抵禦嚴寒,還能保護周圍的人不受寒冷之侵。
鐵布衫(tiě bù shān)。
鐵:釒+呆+才
布:巾+蔔
衫:巾+衣
他身穿一件堅固的鐵布衫,以保護自己免受攻擊。
鐵面無私(tiě miàn wú sī):形容人正直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銅牆鐵壁(tóng qiáng tiě bì):形容守備堅固,防禦嚴密。
紙糊(zhǐ hū):形容紙制的東西,脆弱易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