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鐵棓 ”。鐵鑄的棍棒。古代用作兵器。《六韬·軍用》:“方首鐵棓維朌,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弓弩如何近傍?鐵棒渾似遮箭牌。”
“鐵棒”一詞的釋義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鐵棒(拼音:tiě bàng)指鐵鑄的棍棒,古代多用作兵器。其詞性為名詞,結構由左右結構的“鐵”和“棒”組成。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三、現代延伸應用
除曆史用途外,現代鐵棒還用于建築支撐、工程加固、工具制造及體育運動(如舉重、鐵餅等)。
四、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兵器分類或現代金屬材料應用,可參考《六韬》等文獻或工程類資料。
鐵棒是指由鐵制成的棒狀物品。常見于武器、工具等方面。
鐵棒的部首是钅(針)和木(木頭)。
鐵棒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鐵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為了增加武器的威力,開始使用鐵制的棒狀物來進行打擊。隨着時間的推移,鐵棒不僅被用作武器,也被廣泛地應用于農具、建築工具等方面。
鐵棒的繁體字為「鐵棒」。
在古時,鐵棒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例如,有的時候會将鐵寫作「鐵」之外的其他字形,但整體意義相同。
1. 武僧手持鐵棒,勢不可擋。
2. 工人使用鐵棒來敲打沉固的地基。
3. 孩子們無意間發現了一根鐵棒,興奮不已。
1. 鐵錘:由鐵制成的錘狀工具。
2. 鐵鍊:由鐵制成的鍊狀物品。
3. 鐵環:由鐵制成的環形物品。
1. 鐵杖:與鐵棒意思相近的詞彙,指由鐵制成的杖狀物品。
2. 鐵棍:與鐵棒意思相近的詞彙,指由鐵制成的棍狀物品。
1. 木棍:與鐵棒相對的詞彙,指由木材制成的棍狀物品。
2. 石棒:與鐵棒相對的詞彙,指由石頭制成的棒狀物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