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棒的意思、鐵棒的詳細解釋
鐵棒的解釋
亦作“ 鐵棓 ”。鐵鑄的棍棒。古代用作兵器。《六韬·軍用》:“方首鐵棓維朌,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弓弩如何近傍?鐵棒渾似遮箭牌。”
詞語分解
- 鐵的解釋 鐵 (鐵) ě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形容堅硬:鐵拳。鐵軍。鐵騎。金戈鐵馬。鐵漢。鐵蹄。鐵腕。 形容确定不移:鐵铮铮。鐵的紀律。鐵證。 形
- 棒的解釋 棒 à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稱)。棒槌。棒冰。棒球。棒喝(?)。 體力強,能力大,成績好,水平高:功課棒。身體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鐵棒,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明确指代意義的名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料庫:
-
基本釋義(本義):
- 指由鐵制成的、實心的、通常呈長條圓柱形的物體。
- 特征:材質為鐵,形狀為棒狀(長條形,橫截面通常為圓形,也可能為方形或其他規則形狀,但以圓形為常見),結構為實心。
- 示例:工人用一根粗壯的鐵棒撬動了沉重的石闆。/ 倉庫角落裡堆放着幾根廢棄的鐵棒。
-
引申義與用途:
- 工具或器械部件: 鐵棒因其堅固、不易變形的特性,常被用作工具(如撬棍、杠杆、釺子)或器械的組成部分(如健身器材中的杠鈴杆、某些機械的傳動軸或連杆)。
- 建築材料: 在建築領域,鐵棒(通常稱為鋼筋或螺紋鋼)是混凝土結構中的關鍵增強材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 武器或防身器械: 由于其堅硬沉重,鐵棒有時也被用作簡易武器或防身器械(此用法需符合法律法規)。
- 象征物: 在特定語境下,鐵棒可象征力量、強硬、不可彎曲或笨重。
-
文化意象與典故:
- “鐵杵磨成針”: 這是與“鐵棒”相關的最著名典故(嚴格來說,“杵”是搗物的棒槌,與“棒”略有區别,但常被混用或聯想)。故事出自宋代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傳說李白少時遇一老妪磨鐵杵(鐵棒),欲作針。李白受其“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毅力所感,發奮讀書。此典故比喻隻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權威來源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是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對“鐵”和“棒”分别有明确定義(“鐵”:金屬元素,符號Fe…;“棒”:棍子),組合詞“鐵棒”的含義可據此清晰推導。商務印書館官網通常提供詞典介紹,但具體詞條需查閱實體書或授權電子版。
- 《漢語大詞典》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作為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其收錄的詞條釋義更為詳盡,包含曆史用法和書證。可通過各大圖書館或專業數據庫查閱。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該語料庫包含海量真實文本,可檢索“鐵棒”在實際語言中的使用實例,驗證其含義和常見搭配。訪問地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請注意,此為學術研究資源,直接查看詞頻和例句可能需要注冊或特定權限)。
- “鐵杵磨成針”典故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十三·眉州·磨針溪》。該典籍可在《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或相關古籍數據庫中查閱原文。
“鐵棒”的核心含義指由鐵制成的實心長條形物體。其具體意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它可以是普通的金屬材料、實用的工具或建築構件,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作為武器或力量的象征。著名的“鐵杵磨成針”典故更是賦予了“鐵棒”(杵)以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文化寓意。理解該詞需結合其物理屬性(材質、形狀)和廣泛的社會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鐵棒”一詞的釋義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鐵棒(拼音:tiě bàng)指鐵鑄的棍棒,古代多用作兵器。其詞性為名詞,結構由左右結構的“鐵”和“棒”組成。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 兵器用途
最早見于《六韬·軍用》,記載鐵棒(又稱“鐵棓”)作為古代兵器,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金代《西廂記諸宮調》描述其防禦功能:“鐵棒渾似遮箭牌”。
- 文學與傳說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提及神人持鐵棒擊臂的夢境,《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亦有鐵棒配于花果山紫雲洞的記載。
三、現代延伸應用
除曆史用途外,現代鐵棒還用于建築支撐、工程加固、工具制造及體育運動(如舉重、鐵餅等)。
四、其他說明
- 近義詞:鐵棍、鐵棓。
- 英語翻譯:Iron bar。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兵器分類或現代金屬材料應用,可參考《六韬》等文獻或工程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識駁窦常式成闊澄正宸鑒扯旗放炮竄掇打悲搭夥丁香鼕鼕獨孤敦樸惡言厲色罰籌方括號匪匪翼翼粉闆顧恺之捍圉賀囊河清德頌和頌惶遽黃衫客諱讦尖尖簡絜交待急口聚生濫套子累墜良民吏羅袂緑暗紅稀惱懊蓬塵蓬松偏長平裕蹊磴凄風情犯傾偃勤力齊奴窮識齤然三元客商羊首七水楊天大條緒提單土木堡汪波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