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占卜命相者的自誇之詞。謂其預測無不應驗。 清 洪昇 《長生殿·進果》:“住 褒城 ,走 鹹京 ,細看流年與五星。生和死,斷分明,一張鐵口盡聞名。”
(2).形容強硬的言詞。 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 杞 人多事,不用憂天。我這鐵口曾相券,豈同戲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可不要鐵口無情,澆他冷水。”
“鐵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舊時算命、占卜者自誇預測精準,無不應驗。例如清代洪昇在《長生殿·進果》中描述:“一張鐵口盡聞名”,即強調其斷言生死分明的能力。
表示說話直率、堅決,不容置疑。如姚雪垠在《李自成》中提到的“鐵口無情”,即形容論斷直接且不留情面。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辭典及現代文學用例,涵蓋傳統語義與引申用法。
《鐵口》一詞主要有兩個意思:
1. 形容人說話嚴厲、直率,毫不留情。
2. 比喻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鐵口》的部首是金(钅),具體的拆分筆畫為左右結構,左邊為十畫的金,右邊為五畫的口。
《鐵口》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其中描寫了一個叫張欣的官員:“子弟十人,不謀蓄官賂,自請此吏。東西函谷,皆诎欺之。而張欣不苟隨時,或以天下事故擾之,或以公害斷之,由是,吏謂欣鐵口也。”意即張欣直率堅決,不受賄賂的影響。此後,這一詞語逐漸用來形容說話堅決直率的人。
繁體字“鐵口”和簡體字“鐵口”發音和意思完全相同,隻是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鐵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主要保留了現代寫法的結構和筆畫數量。例如,一些古代文獻中的寫法可能會在“金”字的左側加入一撇作為起始符號,或在“口”字上方添加附加的筆畫作為裝飾。
1. 他是個鐵口直斷的人,從不拐彎抹角。
2. 我們的領導很會保守秘密,他是個鐵口無私的人。
- 鐵石心腸
- 鐵面無私
- 鐵癡
- 鐵面無情
- 鐵證如山
- 堅決
- 斷然
- 正直
- 直言不諱
- 含糊
- 委婉
- 圓滑
- 暧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