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牙料唇的意思、挑牙料唇的詳細解釋
挑牙料唇的解釋
搖動嘴唇。謂吵嘴,争吵。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隻待要尋争覓釁。” 元 李緻遠 《還牢末》第一折:“誰與你挑唇料嘴,辨别箇誰是誰非。”
詞語分解
- 挑牙的解釋 牙籤。《 * 詞話》第十一回:“便向袖中取出汗巾,連挑牙與香茶盒兒,遞與 桂姐 收了。”《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汗巾頭上還繫一副烏銀挑牙,一個香袋。”
- 唇的解釋 唇 ú 嘴的邊緣紅色部分:嘴唇。唇齒(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頭”,喻言辭)。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辭)。唇亡齒寒(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挑牙料唇”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口舌争執或争吵,字面指搖動嘴唇的動作,引申為言語上的沖突。
- 出處:最早見于元代戲曲,如《舉案齊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隻待要尋争覓釁。”
語言特點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挑牙”和“料唇”兩個動詞性短語并列組成。
- 感情色彩:貶義,多用于描述無謂的争吵或挑撥是非的行為。
- 使用場景:常見于古代文學或口語化表達,現代使用較少。
相關擴展
- 近義詞:“挑唇料嘴”(見《還牢末》第一折)。
- 注音與拼音:
- 注音:ㄊㄧㄠˇ ㄧㄚˊ ㄌㄧㄠˋ ㄔㄨㄣˊ
- 拼音:tiǎo yá liào chún。
常見誤區
部分解釋(如)提到“對事物品味挑剔”,可能與原意不符,需以權威來源的“争吵”含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語境或例句,可參考元代戲曲文本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挑牙料唇》的意思
《挑牙料唇》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态度嚴肅,拒絕接納任何欺騙或虛假的東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挑牙料唇》的拆分部首為手部和口部,分别是“手”和“口”;其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挑牙料唇》最早出自《左傳·僖公十九年》:“挑牙料唇以待王命。”意指齊國大夫孫武飾容儀态,等待國君的命令。
繁體
《挑牙料唇》的繁體字為「挑牙料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挑牙料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目前廣泛使用的寫法為「挑牙料唇」。
例句
他一向挑牙料唇,不會輕易相信别人的說話。
組詞
挑釁、牙痛、料理、唇齒相依
近義詞
嚴厲、犀利、嚴肅、認真
反義詞
輕松、漫不經心、不在乎、輕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