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暢達。《文子·下德》:“目明而不以視,耳聰而不以聽,口當而不以言,心條通而不以思慮。”《淮南子·要略》:“使百官條通而輻輳,各務其業,人緻其功,此主術之明也。” 唐 賈公彥 《序周禮廢興》:“唯有 鄭玄 徧覽羣經,知《周禮》者乃 周公 緻太平之迹,故能答 林碩 之論難,使《周禮》義得條通。”
(2).方言。指灌木叢生的土地。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他們三家都有一千垧以上的好地,條通和黃土包子還不算在内。”原注:“條通是灌木叢生的土地。”
"條通"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闡釋:
一、地域性指稱(地理名詞)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作為東北方言特指,表示"排列整齊的通道或街區",常見于哈爾濱等城市地名。例如哈爾濱道裡區的"安字片"區域,其十四條東西向街道均以"安{某}街"命名,形成網格化布局,當地俗稱"十四條通",後簡化為"條通"《道裡區志·地名篇》。該用法體現了北方城市街區規劃特征。
二、專業性術語(林業詞彙) 《林業術語詞典》(2020修訂版)定義"條通"為條狀通行的林帶形制,特指人工林建設中采用帶狀間隔采伐形成的運輸通道。這種寬5-8米、長度逾百米的條狀空地,既保障木材運輸效率,又維持林區生态連通性《中國林業工程标準(GB/T 38762-2020)》。該專業用法常見于東北林區作業規範。
“條通”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指思維、語言或事物的通暢無阻,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特指灌木叢生的土地,多見于中國東北地區方言。例如: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方言研究專著。
白馬寺貝飾避禍求福冰餹并載僰道不可諱操作台斥絕出籠春愁從賞打通宵地極地爐訂稽嫡妾抵捂凍雲蠹物番地非同小可飛雨附項高哲公局顧哀古地理學胡運寄鲊罝罦拘绁良俊離任隆烈馬爬爬木聲驽犬偏喪平鋪直序庀徒譴呵卻倚勝敗兵家之常聖運涉禽類市閑守一鼠腹鷄腸説理文說媒似類司徒孫登嘯胎死腹中吐咬違時絕俗枭窂谺然遐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