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恬愉的意思、恬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恬愉的解釋

快樂。《莊子·盜跖》:“慘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監於體。” 成玄英 疏:“恬愉,樂也。” 晉 支遁 《詠懷》:“詠發清風集,觸思皆恬愉。” 宋 王安石 《進聖節功德疏右語》之二:“伏願備膺多福,大庇羣生,人永恬愉之安,物無疵癘之苦。” 清 龔自珍 《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銘》:“君受劾歸,不問世事,恬愉沖夷,淪隱以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恬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án yú,其基本含義指心情安逸愉快,沒有煩惱和憂慮,強調内心的平和與滿足。

詳細解釋:

  1. 字詞分解

    • 恬:本義為安靜、安然,如《莊子》中“恬淡寂漠”形容心境的甯靜。
    • 愉:意為快樂、和悅,如《禮記》中“必有愉色”描述愉悅的神情。
      二字組合後,更突出安甯中蘊含愉悅 的複合情感狀态。
  2. 詞源與文學引用

    • 最早見于《莊子·盜跖》:“慘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監於體”,成玄英注解“恬愉,樂也”。
    • 後世文人也多用于詩文中,如晉代支遁的“觸思皆恬愉”,清代龔自珍的“恬愉沖夷,淪隱以沒”等,均借其表達超脫世俗紛擾的悠然心境。
  3. 使用場景
    常用于形容生活态度或心境,如描述隱士的淡泊(“不問世事,恬愉沖夷”)、理想的生活狀态(“人永恬愉之安”)等。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恬愉

恬愉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人的心情舒暢、安靜愉快的狀态。它表示一種内心的平和和甯靜,常常與輕松、愉快、安逸等詞語相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恬愉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忄)和多肉(月),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恬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秋水》:“自知之者,至矣。恬無君子,其心則沈,其神則忘,其神一也。”這裡的“恬”即指内心甯靜愉快。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心情舒暢、輕松愉快的意思。

繁體

恬愉的繁體寫法為「恬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恬愉的漢字寫法為「恬悅」。後來隨着語言的發展,「悅」的意義逐漸有了偏向愉快的傾向,于是又增加了「愉」字。

例句

1. 他坐在園中石凳上,閉目養神,臉上洋溢着一種恬愉的微笑。 2. 散步在海邊的沙灘上,感受到那微風拂面,心情頓時變得恬愉起來。 3. 她望着窗外的田園景色,心中湧起一股恬愉的情緒,仿佛所有煩惱都被這片美景抛在了腦後。

組詞

恬靜、恬適、恬淡、恬谧、愉悅、愉快、安愉等

近義詞

安逸、甯靜、舒適、和諧、愉悅等。

反義詞

煩躁、不悅、痛苦、壓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