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凝地閉”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形容冬天極其寒冷的情景,天地仿佛凝結封閉,寒氣逼人。
該成語通過“凝”“閉”二字生動刻畫了冬季萬物凝固、寒氣封鎖的意境,與“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等詞義相近,但更具文言語感。
《天凝地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天空凝固,大地關閉,形容天氣寒冷,萬物凋零,一片荒涼的景象。
成語《天凝地閉》的拆分部首為“天”和“地”,其中“天”的筆畫數為4畫,“地”的筆畫數為6畫。
《天凝地閉》出自《列子·天瑞》。“天凝地閉”出現在列子與弟子鄭小史的對話中。鄭小史問列子:“臣聞先人之言曰:‘天有不仁者乎?’”列子回答:“天地有常數,讓可仁可不仁乎?夫天有山澤之氣,有日月星辰之精,凝而成雪,霖而成霰,忽乎而為雹霜,此天地之所常有,而人之所不能止也。大地有金石之多,有川澤之廣,閉而成崖峭,寒而成栗寒之天地,此天地之常數,而人之所不能閉止也。”
《天凝地閉》的繁體字為「天凝地閉」。
在古時候,成語《天凝地閉》的字寫作「天凝地閉」,使用了傳統的繁體字。
這個冬天真是太冷了,外面風凜冽,簡直像《天凝地閉》一般。
凝寒、閉目思過、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巨寒所至
春暖花開、生氣勃勃
【别人正在浏覽】